English

站在“三高”的肩膀上远眺

2004-1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董迅石 我有话说

说起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蔬菜,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但是,那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田间地头却鲜为人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这些新品种诞生的幕后英雄。该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在基因和基因组水平上开展对农作物的遗传、种质创新和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走出了一条“三高

”之路,即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开发高质量研究成果,已培育出水稻、小麦、蔬菜等新品种40余个,为农作物的种质创新和良种繁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引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1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还从美国、欧洲等地引进了14名学成归来、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经历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同时,实验室还设有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和遗传学专业的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自2001年以来,共为国家输送博士33人,硕士64人,博士后2人,培养的研究生曾占我国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已培养研究生总数的1/5左右,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农业生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在刘大钧院士的带领下,邀请国内外相应学科的14名知名专家参加,其中中青年科学家占学术委员会的2/3。在2002年12月27日和2003年12月26日举行的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上,已讨论通过了11个开放课题的申请。

基础设施+科学管理,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

实验室于2003年共投资1400万元用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新增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30余台,总价值2000万元。同时改建修缮了600亩试验地和2400平方米的温室,添置了试验田配套动力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等,试验农场已基本建成为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

与此同时,实验室对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技术辅佐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提高了公共平台研究的整体水平。实验室严格执行内部管理条例,强化公共平台建设,保障公共高价值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扩大交流和开放。2002年实验室根据规定给予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小麦重要基因的发掘和分子遗传研究》的课题组颁发了配套奖金,进一步提高了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深入科学研究,开发高质量科研成果

“棉花杂交种选育的理论、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抗白粉病普通小麦 簇毛麦易位系选育及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体系的分离分析方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也许这些科研成果对于一个建立多年的重点实验室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刚刚建设了3年的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说,这样的成果着实让人惊叹。

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主办了第三届国际棉花基因组研讨会和全国第十五次大豆科研生产交流大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4次,并邀请30多名国内外学者来讲学,派出20多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以其严谨的学风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