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会宁彩笔绘出新画卷

2004-1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宗立 我有话说

甘肃会宁,历史上曾经是陇中“苦瘠甲天下”的一个穷县。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长征,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会宁和瑞金、遵义、延安一样,成为红色之都。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历时近一个月,各路

红军先后在会宁地区会师5次,同国民党军队进行过6次较大的战斗。在那些日子里,会宁人民节衣缩食,先后筹集粮食200余万斤,还有棉布、鞋袜、草料等红军急需品,有力地支援了红军将士在会宁的休整和战斗;当时还有500多名会宁子弟参加了红军。

为了永远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这个我党我军我国革命史上震惊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会宁人民怀着深厚的情谊,较好地保护了红军会师楼、会师门等多处遗址。在党中央关怀下,90年代以来,先后兴建了象征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三塔合抱“纪念塔”,邓小平题写了塔名。1996年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60周年期间,在县城附近的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上,修建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同年国务院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近年来,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国防等教育活动中,会宁会师革命圣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年均接待参观、游人10万人次以上。国防大学、西安陆军学院、武警兰州指挥学校等军事院校,将会师圣地列为“教学基地”,兰州大学、兰州一中、白银一中等百余所大中小学,也先后将会师圣地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近日记者来到会宁采访。这座有着630年建县历史的老县城,如今正焕发着青春活力。昔日狭窄的街道、破旧的建筑不见了,县政府多方筹集资金1.7亿元,进行旧城改造。站在会师塔顶远眺,只见塔吊林立,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占地近6万平方米的会师广场,有喷泉、雕塑、草坪,人气旺盛。

采访中,会宁县委书记贾承世、县长常守远介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其中有两组数字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宁有58万人口,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境内“七川八塬九道梁”,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地面无河,地下无水,有水也是苦咸的。解决水的问题,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不屈不挠的会宁人民,经过长期努力,至2003年已建成各类水利设施235处,其中有3个万亩灌区、11座小水库、65处井提水工程,还建成3万多眼水窖。目前全县已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61元,实现了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会宁民风淳朴、文风昌盛,自古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全县人民在红军长征会师精神鼓舞下,人穷志不短,以“三苦两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精神办教育,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艰苦奋斗办教育的路子。2003年底全县教育“两基”达标;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全县累计向全国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近4万名,被誉为“西北高考状元县”。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17万多名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