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师大通过中文学科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交叉,找到了“审美人类学”这一新的学科增长点,把传统的中文学科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活力,办出了时代特征。
走民族地区中文学科特色发展之路
广西师大中文系曾在国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抗战时期,修辞
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 “倚歌择偶”的风俗由于青年农民外出打工而濒临失传;在与便宜方便的现代服装的竞争中,有的地方一个村寨仅剩一两套民族服装;世代传承的一些民俗、民间文学很少有人提及;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民族意识已相当淡薄。显然,这种文化的失落,不仅是这些族群的损失,同时也是华夏民族多元文化的损失。校系领导和学者们意识到 走出象牙塔,发掘、研究、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既是国家、民族文化振兴的需要,也是民族地区中文学科走特色发展之路得天独厚的平台。于是,文艺学、美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人类学的学者们,联手开展“中文学科为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模式与途径探索”的课题研究。
学科交叉带来柳暗花明
新的研究方向需要新的研究方法。课题总负责人副校长王杰教授等一批学者把目光投向了起源于研究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部落文化人类学,其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一是田野调查,二是民族志,三是理论建构,这正是发掘、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借鉴的。5年来,课题组先后开展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调查研究”、“那坡县黑衣壮文化审美人类学研究”、“漓江流域人文资源审美人类学研究”。
1999年,南宁市政府将原来每年轮流在各县举办的“三月三民歌节”改为在南宁市定期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把原来乡间赶墟式的民歌节从山野搬到了城市,在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引起广泛而激烈的争论。课题组连续四年对其组织形式、演出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就“民歌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民歌与现代生活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作为个案引入课堂教学。4届研究生和他们的导师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在《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南方文坛》、《山东大学学报》、《东方丛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分量的文章,不仅提出了现实条件下的保护、发展民歌的努力方向,而且有5位教师和学生考上了以艺术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黑衣壮是壮族中文化底蕴丰厚独特的一个分支。课题组在那坡县宣传部和弄文屯分别设立了田野调查工作站,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对其具有神奇魅力的山歌和相关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田野调查,在那坡县召开了两次“黑衣壮文化保护与开发”研讨会。这项研究被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类一项重大研究的子课题。师生写出的《黑衣壮审美文化与审美制度》等学术专著及论文,不仅吸引了学术界更多学者前往研究,而且激发了当地人民回忆、整理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一些原准备外出打工的青年留下来参加了黑衣壮剧团。前往那坡县考察旅游的中外人士也呈迅速增长趋势,两年时间从近乎没有增加到每年几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宣传部、文联正组织力量将黑衣壮文化推向世界。
增强了学术自信心
王杰教授说,过去,中文系研究生在图书馆的资料堆里找课题,常常与别人的研究撞车,写出的论文较难发表。现在他们研究的内容都是到民间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论文经常受到重要刊物的青睐。这几年,课题组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研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大家的学术自信心以及对广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这对西部地区学术界留住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审美人类学与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已成为广西师大中文学科文艺学学科创建博士点的重要研究方向。山东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也把审美人类学作为文艺学专业和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方向,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开设了审美人类学专题,还有一些院校也为开设这门课做出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