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16日电《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总编纂委员会今天在京举行第五次会议。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当前《传略》的第二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第三期工程开始全面启动,但第三期工程遇上了此前没有预料到的一些新困难。
《传略》总编委会编辑部主任李士介绍说,传略是一部由中国科协发起并组织、有中
“现在,随着第三期工程的启动,一些新问题开始涌现出来。”中国科协主席、《传略》总编委会主任委员周光召院士说;“一是资金上的困难,二是入选传略的人选问题。”
据了解,为了出版这套《传略》,上世纪九十年代专门设立了科技专家出版基金,其任务是筹集本金,用本金的增值部分支持《传略》的出版。但此前,本金的筹集工作陷入低谷,靠基金一年的增值,连支持一本《传略》的出版都有困难。编委会经过探讨,对融资形式进行了调整,采用了“定向资助”等方式,得到了一些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认可和支持,成了融资的主要渠道,像农学编、工程技术编都主要靠此方式解决资金。不过理学编因为各卷涉及人物均属科研教学单位,无法按“定向资助”方式运作,保证不了《传略》的出版。周光召说 “像第二期工程,共需出版经费210万元,单位定向资助的约占费用的三分之二,而由科技专家出版基金承担的仅占三分之一。建议国家通过财政预算给予相应拨款,社会各界多在经费上关心此书的出版。”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说,另外一个困难是人选方面的。第三期工程的入传人是“1949年以前出生的科技人员”,涉及人数多、学科领域宽、地域分布广、专业种类杂,谁进谁不进,矛盾就越来越明显;加上编委会成员构成相对年事已高,对他们也不太熟悉和了解。因此,必须尽快更新编委会成员、充分发挥三级编委会遴选入传人的作用,以民主、科学、公开、公正为原则,严格遴选制度和程序,做到宁缺勿滥、经得起历史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