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大纲后,德国率先建立了现代大学体系并一跃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这一体制下,德国涌现出一批影响延续至今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文学者。可以说,德国大学的教育体制,为培养新型人才和社会精英,营造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20世纪后,德国大学把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
德国大学的体制十分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潜能。德国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并不将考取名牌大学或时髦专业为最终目标,而是进入一所大学后先生活学习1、2年,在对学校有了全面了解后才开始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专长以及未来择业的需要选修专业。实践证明,当兴趣和专业结合时,学生更容易找到学习乐趣和热情,才肯钻研,才能出成绩。
德国大学是“宽进严出”,即入大学较为容易,但拿到毕业文凭却很难。教授一周上几次大课,内容特别广泛,学生要在课外阅读大量参考书籍,写阅读笔记并完成各类作业。老师则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同时每个专业都有多门考试,一门过不了关,就会影响这门专业的完成。因此德国大学生十分用功,多数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
德国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独立的习惯,读大学也主要靠自己打工或贷款。不少学生在15、16岁就开始在暑期到餐馆、超市打工,准备大学的学费。一项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靠助学贷款或打工生活。德国某地方法院最近裁决了一宗母女纠纷案件,大学生女儿读了9个学期社会教育学,却连中期考试都没通过。母亲要求查看学分以及考试记录,遭到女儿拒绝。母亲决定停止资助,女儿则把母亲告上法院。法院最终判母亲胜诉。这一案件显示,虽然父母有资助子女受教育的义务,但子女在享受这一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义务。
大学生在假期打工既可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更能广泛接触社会,提高自身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力。柏林自由大学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课堂上学好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鲜活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必须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得。同时,通过打工参加社会实践,还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需要,认清自己的不足,反思现有知识结构的缺陷,进一步调整学习方向。
当然德国大学体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由于大学生坐车免费,吃饭、住宿和参加文娱活动便宜,而德国大学又没有学时限制,所以不少大学里都有很多长年毕不了业或不愿毕业的大学生。为此,从2004年起德国大部分大学均实行有针对性的收费措施,在校时间过长的学生从今年4月1日起每学期需交纳500欧元的学费。德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一种激励机制,它能鞭策学生更有效、更有目的地学习,便于他们在一生最有创造性、最有工作能力的年龄里开始职业生涯。这位负责人最后强调,采取超时学习付学费的措施也是为了告诉学生,他们的学费来自广大纳税人,这些钱是不允许被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