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语文是主课,是赫然排在中小学所有课程首位的重头戏。所有的老师和学
语文课承载着重要的教育责任,是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决不仅仅是培养语言能力、能写好作文那么简单。事实上语文课程中包括哲学历史、经济社会、人性人情等多重内涵,人们可以从一篇篇课文中层层深入地去感知世界、洞察人性,它是一个对人的思维方式、处世方式、品德修养的全方位培养过程。甚至可以这么说,不少理科学生人文素养的锻造,其实就是在中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上完成的。所以,学好语文课,是一辈子的事;数、理、化学得好只是一种狭义上的聪明,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面对挫折,有理性和前瞻性,才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聪明,未来也才可能更成功。这一切,都离不开语文课。
当前,一些语文老师存在着委屈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教材的改革问题、社会上的急功近利问题等等都需要各方面来共同解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有更大的创造性,在传授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明白,语文课的目的,最终是要教会学生认知世界的方法,教会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教会学生为人处世之道,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和化解心灵的困境。语言和课文都只是工具和手段,它们不是最终目的。要让学生们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量化考核的,一个人的气质、内涵,包括生存能力、影响力,都离不开精神的培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申、贯通、深入分析、联系实际,也都验证着语文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引用文中某位数学教师的说法:“语文这门课是个人就能教,谁还不会说中国话?”这种对语文课的莫大误解不也正显示了人文素养的缺失吗?这样的老师将会把学生引向何处?如果把孩子们都变成只会写写算算的机器,人情不通,世事不明,那不是我们教育莫大的悲哀么?该重视了,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