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史研究”专栏是《许昌学院学报》常设的栏目,在“文革”以后创办的众多学术期刊中,它是较早设立的定向性学术专栏。经过20年不懈的努力经营,“魏晋史研究”专栏已经成为我国魏晋南北朝学
位于中原大地的许昌,是块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的历史沃土。一千八百年前的许昌,是三国曹操政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今日的许昌,是三国文化与文物的集萃地,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国及以后的两晋南北朝是政治动荡的时代,但也是思想活跃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仅仅是从秦汉大帝国向隋唐盛世过渡的所谓承上启下的阶段,而是经历了文化大交流、民族大融合、经济多样化发展的创新的时代,是确立中华特色的多民族发展历史走向的辉煌的时代。因此,在《许昌学院学报》设立“魏晋史研究”专栏,不仅适应了发掘许昌地方文化与文物的需要,而且为弘扬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魏晋史研究”专栏,虽然标题为“魏晋”,但是在时限上并不仅限于曹魏与两晋,其刊载的范围包括研究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四百年历史的各个方面的丰富内容。这个专栏大量地发表了关于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阶级、家族、社会生活各领域学术研究的优秀成果。从1985年创刊至今,该专栏发表了学术论文217篇,其中有不少论文被《新华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历史学年鉴》等摘编或转载。尤其是2002年,正当《许昌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之际,在“魏晋史研究”专栏发表的12篇文章中,被《中国史研究动态》摘编了8篇,摘编率达三分之二。“魏晋史研究”专栏受到一大批专家学者的爱护和支持,高敏、郑佩欣、简修炜、许辉、朱绍侯、柳春藩、方北辰、庄辉明、刘驰、牟法松、张金龙、梁满仓等教授,都先后在该栏目发表研究论文,他们的文章都是很有分量的学术成果。“魏晋史研究”专栏既敬重名家,也重视新人,一大批青年学者在该栏目发表了颇具新意的论述,从而与该栏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施光明先生在《许昌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发表了《释曹魏屯田制中的“分田之术”》,指出曹操屯田令中所云枣祗提出的“分田之术”乃是将土地以份地形式分授农民屯垦的授田之法。文章发表后,曾被其他刊物复印全文和摘登观点,并且引起了争鸣。在同年的《许昌学院学报》第4期上,周国林先生发表了《“分田之术”是授田之法吗?》,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分田之术”是一种征收地租的方式。双方在“魏晋史研究”专栏上各抒己见,就此专题展开了讨论。讨论延续到《许昌学院学报》1988年的第1期,长达3年之久。他们争论的虽然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但却推动了相关课题的研究,也扩大了“魏晋史研究”专栏在学术界的影响。
“魏晋史研究”专栏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该学报的主编和专栏的主持人孟聚先生和他的同事都是魏晋南北朝史学领域中术有专攻的研究人员,孟聚先生还担任着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