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是个科学问题,研究城市科学,就是要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城市发展的内在矛盾,探讨城市发展的规律,总结解决矛盾的方法,以提高我们工作的水平,加快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本文是探讨教育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市发展
在当代中国,由于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水平提高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里人努力发展经济,不断开创新的经济领域,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受了教育之后,不愿意再呆在农村,到城里来谋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它与城里人发展经济的要求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推动,使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北京就有三百多万外地民工,外来人口为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这就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城市发展中的矛盾
由于城市发展的动力是广大谋求改善生活和地位的人民群众,但这些人的活动都是以集体、甚至个人、相对独立地进行的,谋求的也大都是眼前的利益,所以,城市发展始终贯穿着一个矛盾:即,少数人奋力争取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矛盾。
历史上城市发展常常带来重大的生态破坏。如,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华北地区的秃山,都是人类城市发展、战争等造成的后果。这种情况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变得更加严重,各地城市经济发展中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生态破坏、污染,达到了必须认真重视,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地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发展必须做好规划,强调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把人们自发的冲动变成有计划的科学的建设。
城市发展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不只适用于教育,这是三个大问题,是整个国家发展的重大指导思想,是邓小平同志观察和解决当代问题的出发点,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超越前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主要思路,正因为他有这样一个思路和出发点,才能突破旧的社会主义模式,果断地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使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城市发展中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三个现实问题。城市发展当然要考虑现代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新贡献,对城市建设的新要求,造成的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手段;改革开放以后,国际交往迅速增加,每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必须面向世界,既要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还要积极为国际交往做出贡献;至于面向未来,更是一个必须认真注意的问题,城市建设和发展,不仅要为这一代人服务,还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为子孙后代造福。所以,必须对未来有一个高瞻远瞩的设想,考虑将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以及生态、环保、安全等各种因素和发展需要,全面地做好规划。世界各重要城市的建设犹如对未来认识的一种竞赛,只有真正面向未来的建设,才能经住历史的考验。总之,如何面向现代化、如何面向世界、如何面向未来,既是我们城市建设必然要碰到的根本问题,又为我们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提供了指导。所以,我们要自觉地围绕城市建设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展深入研究,它为我们城市科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只有教育做到“三个面向”,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才能使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其中包括城市发展)做到“三个面向”,教育是城市发展的火车头,如果教育事业培养的人达不到高的水平,他们做的事也一定不会是高水平的。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内在要求。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教育事业既要培养高层次人才(很高的质量和相当的数量),作为各方面发展的领导力量,又要培养数量极大、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人们常常重视高等教育,特别是重视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认为培养优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不重视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比较低级,培养的人才一般只是在单位做具体工作,不发挥重要影响,因而轻视职业教育。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从1950年到2000年是美国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的时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方面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在城市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对我们城市建设另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城市规划中应给予充分注意。
城市发展还要求加强城市管理。搞好管理,也必须首先抓教育,提高居民的素质,建立和谐、蓬勃向上、共同关心城市建设的城市文化,其次,才是严格执法,防止破坏和各种犯罪。只有建立良好的城市文化,统一广大居民的思想,共同维护城市的生活秩序,才能建立城市安全的坚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火车头,研究城市科学必须重视研究教育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要使城市领导更加重视教育,推动教育事业更快、更协调地发展。教育事业要搞好“三个面向”,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使我们的下一代有远见、有能力、有抱负,能够勇敢地承担起国家发展的责任,在更高的水平上积极推动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化率较低,仅36%,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也较低,才17%,我认为,两者有着内在联系,要提高城市化率,必须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此,不仅要政府重视,还必须注意改变群众接受教育的观念,计划经济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影响:如,高校学生毕业时国家要保证他们就业;就业的岗位要与专业对口等等,这些思想束缚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重大发展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如,办海淀走读大学、城市学院等),事先无从预见,因此,抱着这个思想,必定偏于保守,不能充分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我认为,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素质之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要看有什么机遇,有什么需要。每个人都要根据社会实际的机遇,继续学习,谋求个人发展。社会情况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个人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但不能因此束缚住自己,要根据社会的实际机遇,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学习是一回事,工作是另一回事,即使一时找不到工作,也应待机而动,完全不等于受教育没用。只有在社会上普及了这个思想,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才能无“前顾之忧”,而迅速发展,社会(包括城市化)也才能迅速发展。
在“三个面向”的指导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科学,以更高、更广的视野和思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为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搞好城市管理。搞好城市管理也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居民素质,建立城市文化,使广大居民自觉地为城市发展做贡献,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自觉发展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