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普及什么?我国《科普法》第二条指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国科普在普及科学知识过程中,要大力倡导蕴含其内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科普在注重“器物”层面时更加关注“精神”层面,做到既见“物”又见“人”。
以引发兴趣为先导普及科学知识
我国科普的首要任务是“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公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它要求科普必须把复杂深奥的问题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既考虑到认识的规律性,又顾及公众的接受心理。惟此,才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当公众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普,就会感到科普是一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而又耐人寻味的过程。
要引发公众对科普的兴趣,要做到:1.灵活科普形式。科普要不断创新其手法,灵活其形式,要从传统的“文、画”和“声、光、电”的形式,发展成为“多媒体、互联网”等与科学技术现代化同步的形式;应摒弃过去“一双手来一张嘴,科普全靠两条腿”的手工科普形式。2.区分科普对象。科普对象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各有不同的科普要求,普通公众、决策领导和专家学者也有特定的科普目标,因此要针对不同层次人的需要和价值取向,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科普。3.更新科普理念。现代科普理念与传统科普理念有着根本的不同。现代科普以受众为中心,让公众理解科学,即科普是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是要与公众建立起平等的相互交流、合作的关系,在重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需求中建立科普反馈机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现代科普“要推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这说明现代科普不能再把公众当作“空瓶子”,只是单向给予;也不能只是高高在上教训人,而应是出自人、为了人、服务人。如此,公众就会在兴趣盎然中参与并接受科普,科普也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深入推进。
以探索过程为主线传播科学精神
长期以来,科普工作比较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播,公众也常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把科普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普及,而忽视了人类长期科学探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现代科普:1.应注重展示科学探索的过程。科学自身是奥妙无穷、充满魅力的,而科学家探索科学规律的过程更加生动感人、令人敬佩。如果科普不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发现放在具体而生动的历史长河中,不展现科学家丰富而曲折的探索过程,就难以显现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就会显得平淡呆板,枯燥无味,使受众失去兴趣。2.要关注探索科学的人。爱因斯坦说:“伟大的科学家的成就往往还不如其人格魅力对世界的贡献大。”科学家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但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不懈呢?就因为他们有崇尚科学的精神,以科学探索为他们的最大快乐。科普就是要通过展现他们的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怀疑批判、宽容民主,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科学品格,让人们更深刻地感悟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以及科学精神的真谛。
以人全面发展为目标倡导人文精神
科普是多层面的,不仅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让公众认识到科学是人类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在科学活动之外,人类还有广泛的社会生活。因此,科普不但要凸现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还要彰显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之中或之外所表现出的崇高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执著追求人与科学和谐统一的人文精神。
现代科普要使公众深刻领会:科学技术虽然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没有头脑、没有灵魂的,它能否正确发展应用,不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取决于研究、开发、应用、主宰它的人的意志与胸怀。如果科研人员人文素质缺乏、人文理念残破、人文关怀丢失,那么他所从事的研究就可能沿着错误的道路发展,更谈不上为人类、为社会造福。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曾致力于研究拯救世界千百万人脱离饥饿的问题,因发明了合成氨化肥而赢得了广泛赞誉,并获得了191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但他又因强烈的野心发明了用氯和芥子气制成的化学武器,从而堕落为德国侵略军役使的战犯,给无数人带来灾难与死亡。哈伯的事例充分说明:当科学脱离正确的轨道以后,当科学家失去灵魂以后,科学就有可能变为作恶的工具。爱因斯坦明确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去使用它,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决定于人们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本身。”现代科普只有崇尚“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倡导人文精神,才能快速而有效地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