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发起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
心理学自1879年脱离哲学而获得独立以后,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其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心理学在完成这三项任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后两项任务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于第一项任务上,心理学也因此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如果我们把二战以后的心理学用“传统主流心理学”这一名称来加以界定的话,那么这一时期传统主流心理学最大的成果,是使DSM(心理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目前该标准已经发展到了第四版(DSM Ⅳ),它包含了340种左右的心理或精神问题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心理学家们已经至少能对其中14种50年前我们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这确实是传统主流心理学取得的伟大成就,但这种成就已使心理学远离了它本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因为这一时期的心理学被披上了一件白大褂,它所关注的已不再是全部的人而只是部分有问题的人。事实上,社会要改善和发展所有的人,而不仅只是帮助那些有问题的社会成员,大多数正常、健康的社会成员也需要指导,和其他所有人一样,他们也需要心理学的帮助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完美而不是更普通。其次,传统主流心理学过分关注问题的医治,用一种“快餐式”的工作方式来应对人的问题。这种没有经过心灵反思的、即时的工作方式很难适应我们当代社会的人的需要,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再次,尽管人类比过去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教育,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这些成就也并没有因此而使人类变得更加幸福。相反患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反而比40年前大大增加了(据美国的统计是比40年前增加了10多倍),而且心理疾病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出现了大量的十几岁的小患者,许多人称这一现象是心理学的“20世纪困惑”。
积极心理学自称是心理学的一种纯粹的变化,一种从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件的变化。积极心理学明确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三个主题:首先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并对个体长久地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个人资源有重大影响;积极心理学还对主观幸福感这一积极情绪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塞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另外积极心理学还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并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的价值导向就担当了社会变化的诱导者,这就如一个心理治疗师对于他的病人一样,他以什么方式导入就会影响到病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许不同的导入可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但同样的结果背后其实是蕴藏着不同的社会意义。上世纪末兴起的这场积极心理学运动,一方面固然有其来自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是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当一个社会处于稳定和繁荣的时期时,这个社会就会特别关注良好品德、幸福、创造性和高质量的生活等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而对积极品质的关注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繁荣富强,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的社会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在由贫穷、落后的阶段而逐渐走向繁荣、文明的小康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需要也正在由必需性需要向享受性需要转化。因此,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一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都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远离消极而趋向积极,都应转向范围更大的有关人类的健康、公正和福祉等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社会的许多领域正或多或少地在兴起一场积极运动。比如在经济领域中,2002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关系学教授卡尼曼因其提出的“关于把不确定条件下人的判断和决策的思想结合到了经济学中”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教授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积极,他认为如果从收益(积极)和损失(消极)二种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人们一般趋向以收益为核心来做出选择。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中要么为获得利益而回避风险,要么为避免损失而冒风险。近年来,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积极教育运动,教育正从原来过分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转向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强调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价值核心。在公共关系和公共管理方面,积极的思想体现得更明显,当事人双方总是在谈判过程中尽量回避对方可能会有的损失,更多地强调双赢而不是双损。
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于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已大大不同于人类祖先生活的环境,全社会都要以人的良好生活为追求目标,让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现状来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如何在比较好的条件下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自然应成为当代心理学最迫切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