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安理会理事国及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增加与权力,是改革的核心所在。
众所周知,联合国安理会肩负着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安理会成员进行过一次非常任理事国扩大以来,一直保持迄今,而联合国的成员国却由当时的60多个
以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等国为代表的一批“发展壮大”的国家强烈呼吁增加安理会理事国的席位,并且以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终极目的,他们自恃人多、钱多,公开表示不当无权的非常任理事国,要当就要当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要打破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现任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五常特权”。其中以日本最为积极,小泉政权甚至把“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施政的纲领,作为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一个特征。上述国家甚至组成了一个“?乐部联盟”,共同向联合国施压。
然而,事情总是有两面性。针对日德印巴等国的“集体行动”,巴基斯坦、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韩国、墨西哥、阿根廷和肯尼亚等12国也组成了一个“咖啡俱乐部”,反对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它们只希望增加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以使安理会少些特权,多些民主和透明。
在这种状况下,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态度显得特别关键。出于全球战略和地缘政治的需要,各常任理事国的表态耐人寻味。美国在早先给日本开出“力挺”的支票后,看到今年为争取进入安理会各国“火拼”的劲头,一改去年的积极态度,转而趋于暧昧,表态相当谨慎。鲍威尔在9月底表示,美国不准备对谁应该或不应该加入安理会进一步发表意见。俄罗斯更是从内心里不欢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员,因为一旦扩员,俄罗斯担心其影响力会下降。法国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有自己的小九九,尽管希拉克公开表示,法国希望扩大安理会的成员,暗地里鼓动自己在非洲的宗属国加入扩员的名单。英国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口头上不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主要看美国如何走,静观其变。
面对如此“乱局”,联合国自有妙招。去年成立了由16名在国际事务中有影响的人士组成的“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名人小组”,让他们全盘考虑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问题。11月30日,该小组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报告,建议安理会的席位从现在的15席增加到24席,并就此提出了两套备选方案。但报告建议,不论采取何种方案,都不要将目前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的否决权扩展到其他新成员。也就是说,不论如何改革,“五常”否决权不变。报告认为,“五常”否决权的保留既反映了二战以来的全球政治格局,也有利于安理会更出色地肩负起国际安全与和平的责任。
名人小组提出安理会改革的4项原则是,应让对联合国最有贡献的国家参与安理会的决策过程;应将一定的发展中国家纳入决策过程;改革不应损害安理会的效率;改革应使安理会更民主和更负责任。这些原则符合联合国最广大成员国的利益,但是“五常”否决权不扩大的建议也让某些成员国失望和不满,由此看来,有关安理会的改革还将进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