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岁开始,在整整33年的时间里,黄静华只做了一件事: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老师,当一位兢兢业业的班主任。但是,就为了做好这一件事,黄静华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爱心。33年来,她为自己修筑了一条通往学生们心灵深处的路,也为学生们铺设了一条条通往社会的路,在这路上,传递着一种极平凡但又极珍贵的东西―
充满爱意的课堂
上海市黄浦区尚文中学初一(二)班的教室里,一曲《妈妈的吻》轻轻荡漾着,黄静华老师正主持着班级“报春晖”的主题班会。黄老师鼓励学生们讲出妈妈、爸爸爱护自己的故事。爸爸疾病缠身、妈妈下岗的一位同学,几乎是哭着讲了妈妈在困境中,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一个女生声音哽咽着讲了爸爸在胃出血的情况下冒雨骑车送自己上学的故事……身边同学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全班,好几个女孩,甚至一两个男孩都轻声哭出来。57岁的黄静华,也在这些被感动的人中间。安慰好几个落泪的学生,这位双眼红红的班主任顺势要求学生们:班会后,请大家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回到家,做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让爸爸妈妈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爱。
仔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教室的确与众不―――窗台上,摆着几盆绿意盎然的花木,一小缸五色的金鱼,玻璃盒里趴着只打盹的观赏龟。这些生活化的布置,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构成了一种活生生的氛围、一个潜移默化的环境――这是一间爱的课堂。
“用爱拥抱每一个学生”
黄静华的同事、领导、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都知道:晚上10点之前打电话是找不到黄静华的。她每晚或者是在学校加班,或者就是到学生家里去家访了。老师家访,是常见的;老师到所有学生家作家访,也是能够做到的;但是,黄静华却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去所有学生家家访,就只有一个解释:她真正地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是黄静华时常提醒自己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使她对学生的关爱总显得那么及时、体贴、自然:家庭贫困的学生,黄静华会悄悄地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支持;父母离异的学生,黄静华会与学生家长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在节假日收到来自黄静华的贺卡、贺信;偷拿了别人东西的学生,黄静华不是当众责备批评,而是为他“保密”,私下鼓励他改正错误;优秀学生偶尔出现问题,黄静华会分析原因,旁敲侧击,不让学生难堪,不挫伤孩子的信心。
“让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
每周六上午,董家渡街道敬老院的老人们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孙子”、“孙女”。他们就是黄静华老师组织班级学生成立的“雏鹰假日小队”的队员。从1994年开始,队员们都会准时来到这里,陪老人们聊天,给老人们带来欢乐和笑声。
已经是大学生的唐文佳,现在还记得去敬老院的情景:“虽然学过手工课,给老人家们编个围巾还像个样子,可编织手套就太困难了。不过,只要我们去,老人们就笑声不断。看着他们开心,我们当然高兴了。”
最初,黄静华还担心这些家里的宝贝疙瘩干不惯家务,家长们也担心孩子们吃不了苦。实际上,孩子们不但争着为老人们削水果、包饺子、捶背、讲故事,还干上了扫地、擦窗、拖地板等“重活”。一些没有报上名的学生,还抢着要求参加活动。刚开始,还只是孩子们来敬老院,到后来,学生甚至会带着自己的家长来敬老院“尽孝心”。十年来,学生们毕业了一批又一批,“雏鹰小队”的成员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到敬老院的活动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孩子们和老人们10年的“忘年交”也成了上海滩上的美谈。因为,在黄静华看来,“让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本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涵。
“永远属于学生”
“这个老师真好”,是胡静波对黄静华的第一印象。当时,争强好胜的胡静波刚刚小学毕业,因为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就赖在家里生闷气,拒绝去尚文中学报到。为这事,黄静华专程来到胡静波的家里作家访。胡静波还想躲着不见面,却被黄静华“先发制人”:“咱们两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静’字,你干脆给我当女儿吧。”黄老师热情开朗的性格吸引了情绪低落的胡静波,也成了胡静波第二天就到学校报到的直接原因。在黄老师的影响下,胡静波考取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作了小学教师,如今已经是上海市长宁路小学的党委书记。黄静华的不少学生都已经是她的同行。而她还同时主持着黄浦区“班主任工作研究室”,指导着来自全区的15位年轻班主任。
当初,黄静华因为老师对自己的爱护而决定投身教育;她把自己无私的爱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也引导学生们把爱传递给他人和社会;如今,她的学生和徒弟又站在了教学第一线,构成了传递爱的新的一环。爱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最让黄静华感觉欣慰的事情。
即将退休的黄静华告诉记者:退下来后,她还要指导年轻班主任的工作;学校里的孩子,她还会继续关心,“我永远属于讲台,永远属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