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早该解除的禁令

2004-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力 我有话说

近年来,中欧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特别是去年10月欧盟在第一个《安全战略文件》将中欧关系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和中国政府当月发表第一个对欧盟战略文件后,这一关系又取得了长足进展。在中欧关系良好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求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呼声越来越高。

12月8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

,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再次被提上桌面。欧方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加强欧盟武器出口行为准则的实施工作正在继续,欧盟有解除禁令的政治意愿,并将为此继续努力。对于欧方发出的“积极信号”,出席会议的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要求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绝不是急于购买欧洲国家的武器,而是反对歧视,因为互尊互信、平等互利是中欧关系的基础。

欧盟对华军售禁令具有浓厚的冷战色彩。1949年美欧日等国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旨在对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和军事遏制。1950年“巴统”将管制范围扩大到中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中关系缓和,美放宽对华出口控制,欧盟也紧随其后。但1989年后,“巴统”改变较宽松的对华出口政策,欧盟再次追随美国重新对华实施军事制裁。

历史上,欧盟先后三次改变对华军售政策都有美国的影子,这次也不例外。今年9月,美国务卿鲍威尔警告,任何赞同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欧洲国家,将不能从美得到任何军事技术。今年10月欧盟外长会议前夕,美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苏臣专程飞赴布鲁塞尔,阻挠问题的解决。

然而,他们忘记了世界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欧间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需要,为双方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中欧贸易额达14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4%。欧盟扩大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对中国、欧洲和世界都是有益的。

继续维持对华军售禁令,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损害了欧洲的形象。首先,欧盟一方面将中欧关系定位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仍维持早已过时的军售禁令,明显地违背了欧洲人自己的初衷;其次,欧盟今年5月实现的东扩,是对欧盟消化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的考验。成员国在解禁问题上各执一词的局面,不利于欧盟共同外交政策的建设;第三,在解禁问题上,欧盟能否坦承事实,已成为其行使“独立”外交和防务政策的试金石。

温家宝总理在中欧思想库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哲学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中欧关系是一种开放的关系,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中欧合作的扩大和加深不仅对双方有利,也对世界有利。我们期待欧盟国家领导人能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观点看待和把握中欧关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尽早结束在解禁问题上“拖而不决”的状态,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