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是中美关系解冻之后第一批到祖国访问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之一,2000年回南开大学定居,到2004年12月
第一,为数学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全部心血。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科学人才是他一贯的理念,他于1985年创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每年都要花大量时间邀请全世界的数学家来访问。同时输送人才出国深造。现在中国数学界最优秀的骨干,几乎都受惠于陈先生,得到过他的支持、帮助和爱护。在南开数学所成立仪式上,他说:“要为南开数学所,为中国的数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搭建中外数学交流的桥梁。“文革”之后,中国数学百废待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多次领衔召开“双微会”(微分几何与微分方程国际会议),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国内外数学的交流。南开数学研究所成立之后,由他主持先后举办了多次学术年活动,邀请国内外数学家同台讲课交流。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是他早在1993年与丘成桐共同倡议的,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通过这些活动,他把中国和世界数学界广泛联系在一起,使中国数学家成为国际数学大家庭中一个非常积极、有活力的成员。
第三,对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由他倡导、在当时国家教委支持下,南开从1986年开始举办数学试点班,这为以后高校设立基础学科教学基地提供了宝贵经验。1984年他创办了数学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国内外名师对来自国内主要高校优秀数学研究生系统讲述当代数学核心课程,介绍重大前沿课题,这项活动延续至今,并推广到其他主要基础学科,对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四,热心科普事业。他应邀担任天津科技馆名誉馆长,在那里设立数学分馆。他亲自设计2004年“数学之美”挂历赠送给数学爱好者,把数学史上最重要的概念用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甚至对小学生的数学活动也不遗余力地支持,天津市小学生数学邀请赛起名为“陈省身杯”。
陈先生与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情缘。他曾不止一次深情地说过:“我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南开度过的。”他的数学事业从南开起步,2000年又定居南开,把南开作为事业的新起点,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对南开的贡献不仅限于数学,对学校整体的发展,在很多问题上都给予建议和指导。例如,他十分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专门与我们讨论南开生物学科的发展。他曾瞩望南开不仅要做一流大学,还要建中国第一的大学,这句话一直鼓舞着我们。
陈先生11月29日下午住进医院。当晚我去看他,他根本不谈自己的病情,而是一见面就谈数学事业的发展。陈先生说:“现在我们大楼有了,这个楼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做好的数学。”这是他最后交待的事情。陈先生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还是数学。他希望中国的科学家做世界上最好的科学,中国的数学家做最好的数学。这是他的最大遗愿,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期望,也是最大的鞭策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