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胡鞍钢提出重视“扩散效率”和“隧道效应”

2004-1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谷 我有话说

在日前召开的“2004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提出,我国作为技术后进国,应提高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扩散效率”,重视技术扩散中的“隧道效应”,实现产业水平的后来居上。

胡鞍钢说,从全球来看我国还不是知识创新大国,也不是技术创新大国。在知识产权

的拥有量方面,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高于在经济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较低,单位研发投入的成果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为技术后进国,其追赶效应的特点是,采用技术的扩散速度要明显优于技术领先国的创新速度。因为技术创新风险高,所以后进国采用技术的扩散效率也要明显高于创新国的创新效率。如果我国能够有效地提高技术的“扩散效率”,就有可能后来居上。以IT领域为例,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我国从1992年到2001年的IT进出口增长了近6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之一。尽管现在我国IT业的增加值或利润不高,但在IT价值链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

胡鞍钢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的技术来源仍以引进技术为主,自我创新技术为辅,理解和掌握技术扩散中的“隧道效应”非常重要。所谓“隧道效应”,是指如果要过一座山,那么过隧道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支付知识产权的费用。我国版权和专利收入只占全球的0.02%,别人很难买我们的“隧道”(版权)。买过路费合算还是挖隧道合算,取决于成本与收益。应该鼓励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获取高新技术的“隧道”,付一定的费用,然后有效率地使用。这次经济年会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