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丹江口水库之滨的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水源地所在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展开后,丹江口水库大坝将由目前的162米加高到176米,库区水下地上的文物资源保护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县里先后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管理局、文物研究所等机构,建成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县级博物馆淅川博物馆,在荆紫关、香严寺等文物景点还分别成立了文物管理所,加强了对现有文物的管理保护。建立起县、乡、村、组四级文物保护网络,逐级签订了文物保护目标责任书,公安、文化等部门加大对盗窃、贩卖文物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县政府每年都拨出专款用于文物发掘、保护和管理,并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争取扶持等办法,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使全县文物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淅川县因此成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淅川县的又一有效做法。县里紧紧抓住南水北调开工、水源地旅游升温的机遇,以丹江风景名胜为主体,以香严寺、荆紫关等文物景点为支撑,把文物保护纳入全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开发利用。先后投资4500多万元,对荆紫关清代一条街等古建筑群进行修复,新建成一脚踏三省友谊广场;投资1700多万元,对香严寺、景区公路等进行全面修缮;筹资800多万元,开始对淅川博物馆进行迁移扩建,专门增加有关南水北调文物发掘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积极进行宣传推介,使淅川丰富的文物资源随着旅游开发走出深闺,与旅游连成链条、形成产业、实现效益,走出一条利用文物资源提升旅游品位,通过旅游开发保护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