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两个月,海南日报头版头条,甘远志各占8篇,共16篇。海南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罗建力说 平常缺头条时,有特殊报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甘远志。一个电话给他,总不会让你失望。他储存的东西很多,我们喜欢称他“甘头条”。
甘远志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对省情和分工行业的了解已烂熟于心。同事们评价
勤学・好问
10年前,甘远志从四川南充日报受聘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刊《新世纪》做编辑,是从新闻界进了理论界;3年前调海南日报,则又转回了新闻界。两次调动,为甘远志提供了两次思想飞跃的平台。
海南日报经济部主任华晓东回忆说,小甘来报社时,已经是有点名气的记者了,他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勤学精神。当时,他写稿理论色彩有点浓,写作上略显欠缺新闻的短平快。当时报社的同事建议他,写作上要兼顾生动和灵活的手法。
华晓东说,小甘对这些建议非常重视,经常找我们聊天探讨怎样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副总编廉振孝给他找了很多新闻方面的书籍,他一本一本地看,很快写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最后写出来的稿件,在题材和体裁上都有创新。
总编室主编林绍炜说,我对远志的第一感觉是很有责任心,勤学好问。他比我年长12岁,不管是工作阅历还是知识面上他都应该是我的老师。但他面对我们编辑,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我要向你们编辑请教”,他总是很诚恳,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
激情・善思
“当一个好记者,对工作和生活时刻充满激情,但又不被激情所淹没,是非常重要的。”海南日报副总编廉振孝说,“甘远志谈起采访和稿子的事来,他的激情和遇事善于思考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廉振孝说,甘远志从一听到粤海铁路这件事就特别兴奋,见人就讲粤海铁路,到处查粤海铁路的资料,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
去年11月底,“粤海铁一号渡轮”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试航。从上海到海口,海上航行三天三夜,甘远志全程电话跟踪采访,每隔一段时间就向船长陈礼业打电话询问情况。船到海口锚地,他又自己花钱租了一艘快艇登船采访。
甘远志不仅是一个激情充沛的人,遇事还善于琢磨。从今年四五月份开始,海南出现电力紧张,常有拉闸限电的事发生,老百姓都说“电老虎”又开始吃人了,特别是一些企业的怨气很大,因为海南过去一直是富电省。甘远志不是简单的报道拉闸限电,而是认真分析海南从富电省到缺电省转变的原因,通过释疑解惑,各方都明白了缺电的症结。省电力公司领导向省长汇报,省长说,你不用说了,海南日报上都讲清楚了,你就说解决办法。
骄人业绩
2002年海南日报采编人员业务考核排序,甘远志拿了第4名;2003年考核,他仍然夺得了第4名;今年1至8月,他每月头版头条4篇以上,好稿38篇。
副总编钟业昌说:“沉到基层去,再加上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小甘能有今天骄人成绩的根本所在。”
海南建设生态岛,在发展热带农业、旅游业的同时,现代工业与交通建设,无疑是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与热点。但多年来,报社在工业与交通方面出不了彩,甘远志2年多时间就跑热了这些部门。同事们认为,这是甘远志对报社的最大贡献。
不光是工业,甘远志还拿下了同时分给他的其他行业。物价,以前是报道空白,甘远志却挖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闻;交通,以前少有报道,甘远志却发回了一篇篇稿子;药品,以前很少涉足,甘远志将其跑成“富矿”;电力,以前很少有人问津,甘远志将它跑成了“热门”。
凭着扎实的理论素养,甘远志写出的大量经济类报道,不仅普通读者能看懂,行业专家也非常认同,把他评价为专家型记者。(据新华社海口1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