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绿色食品竞争力
近几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出现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产品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品出口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00年,全国绿色食品产品出口额为2亿美元,出口率为2.5%;到2003年,出口额已增至10.8亿美元,出口率也上升为12.4%。这说明,入世以后,在竞争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刘连馥表示,入世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严峻挑战,但也是绿色食品发挥优势的有利机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质量标准优势。绿色食品质量标准高,卫生安全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质量制度优势。绿色食品实施“两端监测、全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质量安全制度,不仅科学规范,而且独具特色,有利于树立消费者的信心。三是企业和产品优势。绿色食品龙头强势企业多,精深加工产品多,市场开拓能力强。四是环保优势。绿色食品易于打破涉及资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绿色壁垒。随着比较优势的发挥,绿色食品不但能在国内市场继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必将成为带动农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
经过近15年的开拓和发展,绿色食品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实践充分证明,绿色食品的思想理念、管理方式和标准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农业发展新形势的。但是,由于绿色食品作为农业产业的一类终端产品,开展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制约了绿色食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绿色食品与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在产品认证方面还没有实现国际间的“互认”,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这就需要在绿色食品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扩展和提升,使其系统化,上升到“绿色农业”的高度,并通过国际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争取“绿色农业”终端产品―――绿色农产品(包括绿色食品)标准的国际认可,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绿色食品发展潜力很大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卢良恕院士说,截止到2003年7月底,全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总产值已达594亿元,税后利润24亿元,出口2亿美元以上。企业实力也大大加强,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已增加到50个。在参与绿色产品开发的742个企业中,上市公司占20家。绿色食品覆盖面逐步扩大,目前,我国已开发绿色食品1360种,涉及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水产品、酒类饮料等行业。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成功地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和品牌上的明显优势。
绿色食品发展的潜力很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目前,尽管绿色食品中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分别占25%和75%,但加工产品的深度、水平还有待于尽快提升;2003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产值已达到3.1万亿,食品工业产值也达到了接近1.3万亿,而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总产值只有600亿元左右,还需要加快绿色食品的总量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标准、技术、管理等方面与国际相关行业接轨的程度还不够紧密,中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形象和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精品和名牌形象,促进我国绿色食品的出口创汇。
抓住机遇打造品牌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罗斌指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当前农产品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最为紧迫的任务,而绿色食品可能成为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之后的主要食品。我们提出的计划是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保证消费安全,五年时间就到了2007年,那时候怎么做?怎么转?我认为,在继无公害之后绿色食品可能会成为主要的认证产品。
抓住机遇打造品牌,就是赋予产品有利于建立支持保护品牌的标志。认证的企业都应该首先要有自己的名称、商标,你要没有名称和商标给你这个品牌了,你往哪里放,你的价值也体现不出来。第二,有这个品牌还得要有独特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品牌的最重要的标准和内在的动力。认证与创立品牌必须结合,不结合优质优价就实现不了。第三,农业发展要依靠品牌,要靠市场拉动产品发展。现在有些地方说搞了产地认定就不用搞产品认证了。其实,如果不搞产品认证就难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结合、产地与市场的结合。挂什么示范基地也好,产地也好,消费者很难去跟你对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