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通过实施包括“百人计划”在内的多种人才计划,中青年人才已成为创新队伍的主体,人才队伍代际转移顺利完成。
“这
翻开“百人计划”10年“成绩单”,用“成功”评价一点不为过。
10年间,“百人计划”培养造就了一批领衔式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近年新当选的14位50岁以下的中科院院士,均是“百人计划”支持者。由“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中,现在共有13人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7人担任“863”项目负责人。
10年间,在“百人计划”的支持下,中科院年轻的科学家们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张杰院士在获得“百人计划”支持后,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强场物理研究组,并在《科学》、《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5篇,被科学引文数据库 SCI 引用500多次。卢柯院士在“百人计划”执行阶段,发现了纳米晶体的晶格畸变效应,提出了高压合成大尺寸致密非晶态及纳米合金的新方法等,获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从1994年至今,“百人计划”的实施不仅吸引培养了近千名优秀人才,铸就了一支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同时也成为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重要影响的人才计划。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计划?它的魅力何在?它为什么能凝聚培养出这么多优秀创新人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中科院。
“百人计划”不是单纯靠高薪吸引人才,而是更注重为入选者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1994年至今,中科院共有1069位优秀人才获得“百人计划”支持。通过对近千位“百人计划”入选者调查问卷,绝大多数人员认为自己选择“百人计划”的原因是“从事有兴趣的研究工作并能做出成绩”。
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李和风为此解释说:“‘百人计划’不是单纯靠高薪吸引人才,而是更注重为入选者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他们在这一环境下有用武之地,实现自身价值。”据介绍,每位入选者除获得包括科研启动费和住房补贴等在内的200万元支持外,招聘单位还为其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办公用房,配备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和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这些都是入选者干成事业和干好事业至关重要的保证。
“百人计划”不是按人设岗,而是根据研究所的定位、结合重大项目的需要设立岗位
中科院始终强调“百人计划”的实施要与科学院战略重点部署、学科布局和重大研究方向及项目紧密结合。李和风说:“‘百人计划’岗位不是按人设岗,而是根据研究所的定位、结合重大项目、创新方向和前瞻性布局的需要而设立的。在人员聘用上也是按岗聘任,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因为这样,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肯定地说,在中科院不存在“海待”现象。
为了更好地使人才引进工作与研究院所学科布局、重大研究方向及项目紧密结合,“百人计划”还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地进行探索,院、所共同支持,不断强化用人主体的作用。2003年,中科院对引进人才的招聘方式进行了较大调整。由“所先行推荐,院评审决策”改变为“所自主决策,院择优支持”,将人才引进的决策权交给研究所。经过一年的实践表明,这一调整增强了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责任意识,工作更加主动,引人更加慎重,招聘人员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百人计划”不是单纯为了稳住人,而是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在竞争中树立品牌
10年来,中科院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完善“百人计划”的管理工作。1999年5月,中科院印发了《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对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规范;2001年10月,又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李和风说,根据这个办法,中科院在严把入口关、加强过程管理、做好终期评估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初步形成了严格的淘汰机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中科院已取消148位“百人计划”入选者资格,还有7位入选者的终期评估为不合格,并对不合格者所在单位要求退还全部“百人计划”支持经费。正是因为这样严格,“百人计划”创出了品牌。
背景链接:
“百人计划”
1994年,为加快吸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跨世纪的年轻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从事业费中拨专款设立“百人计划”,希望通过集中有限资源,重点支持优秀人才,到20世纪末从国内外吸引并培养百余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1998年,随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启动,中科院提出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并对“百人计划”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和丰富,启动了“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同时做出对科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给予“百人计划”支持的决定。经过10年的发展,“百人计划”实际上已成为中科院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计划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