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展现地球全新视角

2004-1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系列世界地图》是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考察队员郝晓光博士发明、委托湖北省地图院编制的新型世界地图,对于数百年看惯了“东半球版”世界地图的中国人乃至世界人,这无疑是新奇和令人振奋的。为能尽快地进入这一创新事物,

并与之一起分享成果,记者特与《系列世界地图》项目总策划、苏州高新区文联主席徐卓人女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记者:《系列世界地图》是一种什么样的地图

徐卓人:《系列世界地图》一套4种,“双经双纬”,其中《东半球版世界地图》、《西半球版世界地图》为“经线世界地图”,《北半球版世界地图》、《南半球版世界地图》为“纬线世界地图”。它的设计思路突破了编制世界地图的传统思维定势和制图理念,以“多元化”的视角和“全球化”的眼光,以地球的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为中心,分别侧重反映了以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为主的世界地理形象,将一套4种世界地图作为一件完整的世界地图作品奉献给世人,从而准确并全方位地表达了中国与东、西、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表达了航海、时区、航空、南极等不同的专题内容。

记者:据我所知,传统的世界地图还是明朝万历十二年 1584 传入我国的,我国通行的世界地图只有这么一种,这对于开放和迅速发展的中国,它的种种局限已充分显现。《系列世界地图》的绘制成功,是否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徐卓人:这是无疑的。《系列世界地图》为人们在使用世界地图和选择专题表达上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拓宽了世界地图的应用领域。它必将广泛应用于国防、教育、科研、航运和国际旅行等领域和部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应用“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从北京飞纽约显然不需飞跃太平洋,走北极航线,单程就缩短了3个半小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于2002年9月就开通了北京经北极直飞纽约的航线,但现有世界地图无法表达这条航线,等等。因此,《系列世界地图》一面世,就迎来了社会关注的目光,得到了以金冲及教授为首的历史、地理、教育、测绘、制图、地震、地质、极地、海洋、气象等各专业十多位国内著名专家的诚意推荐。全面真实记录《系列世界地图》创新历程的专著《苹果里的五角星――〈系列世界地图〉诞生纪实》,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它详尽描述了该图在新世纪初诞生的艰难与曲折,叙述了研制的历史背景、科学原理、文化意义和实践轨迹。

记者:我看到,不少主流媒体已对此表现了热情的关注,并以较大篇幅连续报道了《系列世界地图》这一新生事物,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显然,它在世界地图界也是影响广泛。

徐卓人:是的,有关《系列世界地图》的相关论文论著已有10篇 部 ,参加的相关学术会议有9次之多,并在国际会议上也颇受青睐。尤其令人振奋的是,2004年10月,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编写的“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科学考察现场实施计划”中,采用了“南半球版世界地图”作为“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航线示意图”,并在该图上实时标注雪龙号在南极考察航行中的位置,这是《系列世界地图》首次被国家级科学计划采用。11月底,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联系到郝晓光博士,要求馆藏《系列世界地图》原稿,目前,该图原稿已正式由该馆收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