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镇文化站不能变“空壳”

2004-12-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文化站里就应该有‘文化’,没有‘文化’还叫什么文化站 ‘空壳’文化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是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呼声。乡镇文化站承担着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许多地方都很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就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宁夏,近年来也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新建、翻建、扩建了一

批乡镇文化站,使许多文化站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许多文化站只是个“空壳”,徒有文化站之名,而无“文化”之实 除了馆舍和管理人员之外,就几乎没有别的东西了。有些文化站仅有电视机、乒乓球桌和象棋之类的物品,书籍、报刊很少。有些文化站虽然摆放了几本书,但都已经被翻烂,再也没有人有兴趣翻动。记者曾在一个文化站里看到,摆放的还是1992年出版的报刊,纸张早已发黄变脆。据统计,宁夏所有乡镇文化站的藏书不足20万册,这还达不到一个像样的县级图书馆的藏书量。就是这点藏书,大部分也是有关部门赠送的,很少有乡镇文化站自己购买的。其中适合农民阅读、又切实有用的书更少。

那么,“空壳”的文化站到底有多少 吴忠市文化体育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吴忠市所属的各市县中,条件较好的地区“空壳”文化站约占一半,条件较差的山区则占八九成。在经济更为贫困的固原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情形惨不忍睹,不在“空壳”之列的就更少了。同时,乡镇文化站被挤占、挪用、拆除的事也时有发生。

有识之士提出,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文化设施,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文化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到来,彻底改变基层文化站状况恰逢其时。

让“空壳”文化站尽快充实起来 这是广大农村群众的迫切愿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