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罗曼•罗兰的图书,请勿乱动 ”

2004-12-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力 我有话说

罗曼・罗兰

1944年12月30日,当代西方文学界最具代表性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卫峙垒小镇的住宅中悄然离世。也正是在这座乡村住宅中,1940年巴黎陷落翌日,那些被他骂作“棕色瘟疫

”的德国纳粹士兵前来搜查时看到,一位镇定自若、目光矍铄的老人和整洁的书房里“罗曼・罗兰的图书,请勿乱动!”几个大字。

罗曼・罗兰先生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序言中曾这样表达自己的对生活的看法:“倘使活着不是为了纠正我们的错误,克服我们的偏见,开扩我们的思想与心胸,那么活着有什么用呢?”在伟人逝去6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禁要再次循着他成长的足迹,回顾他“每过一天都想和真理更接近一些”的一生。

“我向妈妈保证,尽一切力量考取高等工艺学校”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中部一个偏僻小镇,父亲爱弥尔・罗兰是个公证人,母亲玛利・古洛是个家庭主妇。罗兰14岁时,父母为了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举家迁往巴黎。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为了维持生活,弥尔・罗兰不得不在银行里找了个小职员的工作,收入还不如外省。父母节衣缩食,供罗曼・罗兰上学。在罗曼・罗兰的私人档案中,人们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小纸条,上面写着:“我向妈妈保证,尽一切力量考取高等工艺学校。罗曼・罗兰”。这个写于全家迁到巴黎后不久的便条说明,年幼的罗兰肩负着父母多少沉重的期望。

然而,投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到巴黎后,罗曼・罗兰先是攻读数理课程为报考高工做准备。但不久便发现自己的兴趣完全不在这方面。次年他转入哲学班,投考高等师范学院。由于竞争激烈,年幼的罗兰不得不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书本上,夜以继日地刻苦用功。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是被钉在书桌上的,考上高师就能得到3年的食宿费……我急于使父母卸下养育我的重担……而且毕业后,就可以在教育界获得一个职位。我已两次落榜,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尽管胜利品并不吸引入,但我必须孤注一掷。”功夫不负有心人,1886年20岁的罗曼・罗兰终于在第3次投考高师中获得成功,开始了自己在人文领域的探索。

“不创作,毋宁死”与“不自由,毋宁死”

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座“人文主义修道院”深造3年后,罗曼・罗兰又通过了中学教师的就业考试,获得在公立中学教书的资格和退休金的保障,总算满足了父母对他的期望,但他自己却并不满意。

从少年时期开始,罗兰便立志从事文学创作,教书匠只是糊口的行当。在高师时他便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规划:“到30岁,我将放弃教育工作,专心写小说。如果做不到,那我就是废物,我的生命也就完了。如果做到了,那么即使只活到35岁,也可以瞑目了,因为我已经施展出自己的才华。”

1888年,罗曼・罗兰惴惴不安地拿着第一篇短篇小说《童年的恋爱》手稿去拜访权威批评家儒尔・勒麦特,后者用几句客气话敷衍了事,并没有把稿子介绍到报刊发表。失望之余罗兰把自己的处女作撕成碎片。但这次挫折并没有使他丧失信心,他在日记中写下“不创作,毋宁死”的誓言。

法国十八世纪末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口号是“不自由,毋宁死”,而这正与罗曼・罗兰内心的理想相契合,他曾说:“在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中,我灵魂的自由最为珍贵。”从这个时候开始,“不创作,毋宁死”和“不自由,毋宁死”这两个概念在罗曼・罗兰灵魂深处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真正的英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伟大的心”

在罗曼・罗兰的作品中,人们最熟悉的无疑是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主人公一生虽然未完成惊天动地的事业,却始终保持真诚纯朴、反对俗庸的品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曼・罗兰在这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他塑造的英雄形象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是具有“伟大的心”的普通人,他说:“真正的英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伟大的心,这是这部小说的主导思想。”

从1903年到1912年,罗曼・罗兰埋头创作,使长达十卷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以每年一卷的速度陆续问世。这部宣扬个人奋斗和人道主义思想作品的发表使罗曼・罗兰成为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6年他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也主要得益于《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广泛影响。

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时期,罗兰不但经济拮据而且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当时,他维持生活的手段是教书和写音乐评论,每天只能抽出1个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从事创作。因此,每到学校放假时,罗兰便把平日积累的草稿装入行囊,坐上火车到比较僻静的乡村旅馆,集中精力完成书稿的写作和誊写。

“一切受苦的人,就是我的祖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罗曼・罗兰因发表主张和平的文章《超乎混战之上》被好战分子诽谤为“奸细”和“卖国贼”,以至法国公众曾对他抱有误会,那是罗兰一生中最辛酸的日子。

1936年,饱受战争之苦的群众开始理解罗曼・罗兰的良苦用心,在他70岁寿辰之际,巴黎群众自发举办了一个庆祝大会,并在剧院上演他的剧本。群众的关怀使罗曼・罗兰万分激动,这是他在漫长的作家生涯中,获得的最高荣誉和最大安慰。他曾说过:“一切受苦的人,就是我的祖国。”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粉碎了罗曼・罗兰在故乡安度晚年的想法,那时他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他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全心投入回忆录《贝济》的写作,直至1944年病逝。

罗曼・罗兰毕生寻求真理,向往光明和进步并不断为此斗争。正如他《向过去告别》一文的结束语中写道的:“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的。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