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孙观福的家景,在河北故城县郑口镇烧火盆屯村极普通。他2004年种了12亩棉花,籽棉每斤卖到2.5元,亩收入超过1000元。据了解,像孙观福这样家有存款、盖了新房、日子比较殷实的种棉农户,在该村不算少数。这都是调整种植结构、国家推行的实施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带来的新变化。
两年前,农业部制定了优势农产
记者在河北省南宫市、故城县采访时了解到,河北省按照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制定了本省的《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经过近两年的实施,该省的棉花生产向黑龙港流域优势主产区集中,重点建设冀中、冀南、冀东优质棉区。2004年邯郸、邢台、沧州、衡水4个主产棉区植棉面积达到939.8万亩,占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绝大部分。据统计,2004年河北省植棉面积950万亩,主栽品种全为抗虫棉。
近年来,江苏省高支精梳纱产品出口具有稳定的国际市场,由此强劲带动高品质棉花生产,增加了产业链上游的植棉效益。2004年,江苏高品质棉生产又有新突破 面积增加到124万亩,占全省棉花总面积的20%;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基地累计面积达到5万亩,并集中在沿海、淮北两大优势棉区。据江苏省农技推广中心调查,由于高品质棉衣分高、品质好,2004年全省高品质籽棉收购价每斤平均较普通籽棉高0.1元左右,可实现亩增效益50元。再加上高品质棉较普通棉花亩均增收籽棉25斤左右,亩均增收60元。两项相加,每亩增收110元,全省因此增加植棉效益1.36亿元。
2004年底,从新疆又传来好消息,新疆棉花产量2004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70万吨,棉花总产和棉花单产均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皮棉总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35%左右。
由于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近年来,新疆棉花总产量一直保持在150万吨左右,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且,随着棉花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新疆棉花产业正在经历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棉花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呈现出减少种植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提高棉花质量、民间资本角逐棉花产业三大特点。
湖北省像其他棉花主产区一样,2004年棉花生产受2003年价格上扬的影响,广大农民植棉积极性高涨,棉田面积普遍回升,实际播种面积达到了583.6万亩。而且,湖北省杂交棉面积大幅增加,常规棉减少。棉花品种形成了以杂交棉为主,转基因抗虫棉为辅,常规抗病棉品种逐年下降的格局。杂交棉面积358.46万亩,占棉花面积的61.34%,增加50.81万亩。他们还着力抓好棉田间作套种作物生产,在抓好棉花快发健长的同时,抓好间套作物的管理取得了棉花和间套作物共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