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编辑部:一个学生告诉我,说他最近迷惘、苦闷,因为从报刊上看到社会上存在很多的欺诈、蒙骗行为。看得多了就困惑、就担心,他说也许自己成了现代“杞人”。像这种想法的学生还有一些,我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呢?一名高中政治教师
读了这封信,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位同学关心社会,忧国忧民,是个进步
社会的进步总会伴随着各种社会“阴影”,有“旧的脏的东西”不断产生,需要我们不断除旧布新,这就是社会的发展、历史进步的辩证法则。如果我们只见“阳光”灿烂、“莺歌燕舞”,回避阴暗面的存在,那是自欺欺人。历史上我们曾有过这方面的惨痛教训,付出了昂贵的“学费”。所以,如果我们只为腐败现象、社会总体道德水平如何而苦闷,那也是钻进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牛角尖。
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新的、富于生命力的社会事物,让自己从灰色的情绪中走出来。比如,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的牛玉儒、任长霞、孔繁森等一大批优秀干部,他们的先进事迹,不就证明了我们党和社会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阳光面吗?要坚信太阳每天都会升起,生活每天都是全新的。你应注意到我们党和人民与社会腐败行为作斗争的事实,注意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正在加快,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正在全面进步。
纵观新中国的成长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世界经济奇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尤其近20几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正走上小康道路。虽有善恶并存、美丑互生、真假共行的现象,但其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体制处在转型期,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发展还不够和谐,依法治国的方略有待进一步落实,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金钱与权力拜物教有着一定影响力,就会有社会丑恶现象滋生。
对于少数官员贪污受贿,我们既要正视问题的尖锐性,也要看到我们惩治腐败取得的显著成绩,看到党和政府反腐肃贪的坚强决心。如果仅看到腐败的存在,而看不到惩治腐败的力度,这位同学的看法就失之偏颇了。要知道,反腐肃贪将是长期、艰巨的斗争。对于斗争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的认知也就不完整。
这位政治老师在“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课中,应教过“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等课吧。我希望你教这些章节时,不要让同学只满足于概念、原理的理解,而要联系大家的切身感受与同学们进行探究,求得对问题的深层理解。我坚信这些同学是有志青年,他们会以“天下为己任”,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体验到阳光的力量,不断激励自己成长。
北京第十五中学校长何贤景
(本栏编辑任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