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者对象既已锁定为大学生,为了了解他们的处境与关切,烦恼与快乐,我们召开了在校的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参加的座谈会,他们对人生、事业、亲情、友情、爱情、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国家、科学、读书与学习、审美、生活方式、世界名校等主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经过合并与挑选,决定首批推出人生、事业、情感、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科学、读书、生活方式等八个主题选本。
主题的确定只是一个开始。这套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编者能否选出大学生应读且爱读、兼具文思之美的文章。应读,是指这些文章对大学生有益,而不是预设一种高于大学生的立场。我们并不想居高临下地告诉大学生:你应该读这些书,因为它们能帮助你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提高你的修养,使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尽管在我看来它们确实具有这样的作用。为了走进大学生的心灵,我们为“大学生文化读本”定的调子是“分享”:古今中外的名家、主编和大学生之间通过这套书结成朋友,彼此分享人生经验、生活感悟。因此我们要求各分卷主编,在选文上尽量选取古今中外名家经典性的的散文随笔,既要有思想性,也要有可读性,读起来亲切、轻松、感人;同时在主编导读中,要避免说教,要把大学生当作平等交流的朋友。实际上,我们这样定调子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不同的人可能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可能不同,但人生有些大困惑、大问题是共有的,如人生的意义、情感的困扰、死亡的必然性等等――有哪个活着的人能够说自己的心灵已了无纷扰了呢?既然古今中外这些名人在世时都不能免除痛苦,他们的文章也不可能是绝对真理或灵丹妙药。另一方面,正由于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共同性,这些思想家的所思所悟必定可资借鉴和参考。这正是“大学生文化读本”的价值所在。
・声音・
一套练“底气”的书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们现在是一个经济时代、实用主义的时代,还是一个大学生们找工作以工作的难易程度、薪水高低衡量学业的时代,与20年前、30年前的变化非常大。我觉得现在整个社会缺那么一个氛围,学生们需要一点浩然之气,有点底蕴。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做这些事,应该在操作性技术以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底蕴的书,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套练“底气”的书,一套培养修养的书。
一个积德的事情
杜书瀛(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我觉得这是一套非常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出版社做这样一个工作是一个积德的事情。培养青年人的素养,不光是知识的问题,知识当然是重要的,但是人的素养,尤其文化的素养、品德、道德品质,比知识更为重要。我们的教育中,在文化素质的教育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我们的重视还是不够。这一套丛书,我觉得在培养年轻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素质品德方面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