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关于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究竟有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诗歌,是否有所谓的现代主义诗潮,许多学者、评论者始终争论不止,或各执其词。罗振亚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的出版,对这个问题以及中国20世纪诗歌创作中的许多现象做出了恰如其分的回答和细致的分析。作者以清晰而
首先,《史论》客观而中肯地评析了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和存在实情,以及它发展的局限性。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相对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潮流之所以呈现出步履艰难、断断续续的那种被割裂的状态,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缺少融化中西艺术的心理机制,难以形成大的浪潮;30年代至50年代乃至60年代众多的文学或非文学因素更注定了现代主义诗派的坎坷命运。现代中国的苦难环境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使命,更使它难以跃入形而上的人性探讨境界,富有理性实践精神的民族文化心理机制制约着诗人难以产生西方现代派那种非理性的荒诞,极端个人化的自我扩张。作者尖锐地指出了现代主义自身狭窄的视野、灰色情调、晦涩艺术对其可能达到的穿透力的限制。
其次,探寻现代诗歌发生的历史情境,即“回到事实本身”、“回到现场”是论著一个极为鲜明的特色。著者凭其智性的感知对现代主义诗歌的正面效应及其价值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证。
他用“悄然飘落的‘微雨’”,描述20世纪20年代象征诗派的萌动,特别地强调了时代氛围与诗人情思的心理遇合,文学嬗变规律对象征诗派崛起的作用。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诗派”,他从一本杂志《现代》出发,阐释现代诗派的发生动因与历史流变。“据统计,《现代》共发表88位诗人的长短诗220首,其中现代派味道浓郁的诗二分之一足。”“在17位诗人的65首诗中,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诗人有12人,诗作有51首之多,可见现代派诗歌在《现代》诗歌栏目中所占比重之大”。从而发现了《现代》的现代主义情结及《现代》周围渐渐聚合起的一批现代主义诗人。
第三,论著又一个更为显著的特色是格外注重对不同时期不同诗派诗歌审美差异、审美品格、美学价值、美学追索、抒情策略等艺术品质的考察与研究。这样,在“现代”这一艺术思潮的总体走向之下,现代诗歌诸流派又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景观和美学形态。论著在探讨“九叶”诗派精神特征时使用了“严肃而痛苦的探索”这样的概括,清晰地凸现出“九叶”诗派在1940年代的动乱环境与现代革命进程中,诗人向内思考自我、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向外探索自我、艺术与时代联系的艰辛求索。作者发现了“九叶”诗派本体世界中诗歌观念的变异、感知方式的独特选择,审美品格的寻求与建构,尤其是结构意识的觉醒,体式与语言的创造性探求。关于新时期的“朦胧”诗派和“第三代诗”,作者分别抓住了朦胧诗派的美学追索及其心理机制,画出了两者复杂的风貌和生命曲线。
第四,作者在充分地描述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诸多潮涌及诗人个案这些生动现象过程中,更注重提示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从而总结出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内在律动和流变规律。
论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对不同时期不同诗派诗流的整体性客观描述,下编是对若干现代著名诗人的个案分析,前者有宏阔的理论视野做学术支撑,后者以诗人毫发毕现的艺术真情、艺术实践为基点,相互烘托,彼此呼应,非常精辟地对20世纪现代诗潮做了一次审美回望,同时,也充分体现出既是学者又是诗人的罗振亚,在研究诗歌和审美诗史时全部心灵投入的叙述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