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月8日电 “德育是门艺术,要精雕细刻,不能粗制滥造。”山东省负责同志这样说。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前不久对全省高校开展了德育工作检查评估。评估按“领导与管理、德育条件、德育实施、德育效果”4大部分、23项指标、73项内容、500个分值,印证了“精雕细刻”。截至目前,已有山东大学、山
以“细”见“新”
山东各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抓多数人存在的共同问题,而且解决少数人存在的个别问题;不仅抓表面存在的一般问题,而且解决关键性的本质问题。他们设身处地、细致入微,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里去。由于目前处于改革开放年代和社会转型期,山东高校学生有心理障碍者据调查占一定比例。针对这种情况,山东省委高校工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94.2%的高校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石油大学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了“走好大学第一步”、“架设心灵之桥”、“成功人生的五种智慧”等系列讲座,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各高校还本着把思想政治教育做细做深的原则,不断拓展德育领域,改变过去那种重课上、轻课下、重教室、轻宿舍的现象,普遍开展了“四进宿舍”活动 学生辅导员进宿舍,实行晚间值班,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政治教育;学生社团组织进宿舍,开展以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生党团支部进宿舍,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校园文化进宿舍,开展“宿舍卫生日”、“文明宿舍活动月”、“宿舍文化节”等活动,把学生宿舍建设成德育的主阵地。
以“深”见“新”
目前,山东省高校成立大学生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350个、学习小组近万个,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山东大学以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为龙头,通过建设理论学习园地,举办专家报告会、学者与企业家沙龙,把学习与生动的现代化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
各高校的德育还不断往深处探索与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山东师范大学总结出了“综合互动育人模式”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动,课堂教学与校园教育互动,典型教育与理念教育互动,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整体合力。
以“亲”见“新”
各高校领导和老师将学生看作朋友和兄弟,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唱高调”,不搞“空对空”,把“大道理”、“身边事”、“人情化”融为一体,认真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各高校在德育中强化就业指导。山东财政学院开通了就业“绿色通道”,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全省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80%以上。
针对全省高校贫困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山东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认真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济南大学为解决特困生问题,改革原来人人有份、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补助制度,恢复了助学金制度,集中资金用于补助困难学生。全省高校已形成了以“奖、勤、助、补、减、免”为主要形式的特困生多元资助体系,基本解决了特困生学习、生活问题。一些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德育既明理,又动情,还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觉着亲切,打心眼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