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阅读中同时获得沉痛与思考、智慧与情趣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近日读了新疆大学王功恪教授的系列历史小说《西域大盗》如同在光明与黑夜中穿行过一样,一种久违的冲动令人不得不掩卷深思。这是部反映以“伟大的发明”载入“史册”的斯文・赫定、斯坦因等的外国文物大盗如何在中国西域“探险”以及疯狂抢劫的系列故事。全书由《楼兰遗恨》、《丝路魔影》、《古道幽灵》、《沙海谍踪》、《大盗西行》5册组成,被评论界称为“揭开西域考古史和文化史的神秘帷幕,展现了丝路文明气势恢宏的壮丽画面”的力作。
作品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在这部近百万字的巨著中,作者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探索精神,在对中国西域考古史作出了深入而系统的考察之后,以流畅、清新的文笔,展示与还原了历史上的一幕幕真实。西域,是中国古代西部一块宝地,也是19世纪西方列强觊觎侵占的猎物。于是,他们便一个个打着“学者”、“探险家”、“传教士”的旗帜,开始了对中国西域最疯狂最贪婪的抢劫。作品通过人物性格冲突、矛盾,撕开闯入西域的外国“友人”的伪装面貌,在一个个真实曲折的故事中刻画他们的个性,如斯文・赫定超凡的雄心、过人的才智,却善于伪装与欺骗;斯坦因博学多才、能言善变,却为人十分奸猾、狡诈;橘瑞超年轻英俊、精明强悍却处处透着虚伪和狂妄。没有激昂的情绪,没有义愤填膺的言辞,但文字中所透出的那种批判却振聋发聩。作品将中国历史上揪心的一幕幕和这些生命个体相联系,把笔触深入到这些“考古学上的贼”(英国学者彼得・霍普克语)所支撑的国度中,以还原历史的方法揭示这段令国人深感辛酸经历―――拥有璀璨文明的国度,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取豪夺却无力自保,这种直逼灵魂的屈辱与痛楚会让任何一个读者扼腕深思。
作品不仅仅停留于还原触摸历史的阶段,而是把丝绸之路上各种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生动细腻描绘。古国、故城、烽燧、遗址、石窟、大漠、沙海、古树,在作者笔下复活了,组合成了神奇迷人的西域风情,构造出令人惊叹不已的精美绝伦的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再现出西域古国风采和丝绸之路上的灿烂文明。那些原本躺在枯燥的考古领域与学术领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景观鲜活起来了,人们能跃过时空界限,“眺望”到美丽的西域,感受到彼时彼境彼情;同时这也为人们解读小说人物所处的环境状态、心理状态提供了最佳视角。
作品的成功除了作者对这段古西域史怀有独特的挚情之外,更在于作家对写作本身的执着与思考。作者用了近8年的时间,考证收集整理资料,以跨文体的方式融入人类史、民族史、战争史、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语言史。它植根于历史,在事实的发展中揭示真实,并试图在真相中撕碎那些堂而皇之的被载入“史册”的谎言。以小说文本的形式阐释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克制自己才是人类的第一课题”的意义,并以之告诫人们: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民族,应该记住的要刻骨铭心,不该忘记的要没齿不忘。《西域大盗》王功恪著新疆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