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省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个新的概念 “选商引资”。闻之,颇多感怀。
由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虽只一字之差,但绝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更彰显了发展理念的变化。由招到选,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应当承认,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外资利用工作很
做任何工作,都要考虑出发点和归宿。利用外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当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招商引资必定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必须把“扔进篮子都是菜”改为“提着篮子去选菜”。这既是对当地发展负责,也是对老百姓及子孙后代负责。
或许,一些招商引资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的地方,会有自己的一番苦衷 因为地处偏僻,环境差,人才缺,所以也只能将就着招商引资了,而轮到我们引进的外资也必然是别的地方挑剩下的了。乍听,似不无道理,然而,细细辨识一番,此言可谓差矣。经济相对落后、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如果引进的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且污染高的项目,那不是雪上加霜吗 这样的赔本生意,当然不应该去做。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这样的观念 凡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外资项目,必须盯住不放,下大力气予以引进;凡有可能造成当地经济资源浪费且效益低下的包袱性项目,不论其进入条件有多低,都应审慎对待。即便对于一些有一定发展前景和潜在优势的项目,也要从当地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环境情况、空间可能出发,筑高门槛,严格准入条件,做到优中选优、好中择好。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拒绝一个包袱性项目,就等于避免了一个潜在的祸害。少了几个包袱性项目,当地的发展暂时会缓慢一些,但从长远看,则是为今后的发展留下了更优的发展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资源缺乏的背景下,更需加强“选商”工作,对资金引入实行主动性选择,放弃那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