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市场上轰轰烈烈的大戏一场又一场,媒体上真真假假的炒作一轮又一轮;企业内紧张严肃的会议一次又一次。调低销售目标、调整生产计划、降价
据一家权威机构对国内12家汽车厂商的统计数字显示,在2004年11月最后两天的销量中,这12家企业完成了全月40%的销量,平均每天“销售”3万辆汽车;而2004年11月的前三天,12家汽车企业平均每天仅销售3500辆车。众所周知,11月份,没有任何因素造成消费者月底集中疯狂购车。很明显,生产厂家在拼命向经销商压车。
很多车下了生产线,就进了停车场;在停车场呆不下去了,就被千里万里地运到各地经销商的停车场;再无处容身了,就只能到社会上的停车场“暂住”。据报道,北京很多经销商都不得不租用立交桥下的社会停车场当仓库停车。可怜那些崭新的车,在北京的寒冬里经受着风霜冰雪的考验,却不知自己的真正主人何时现身。
有的生产企业为达到2004年的销售目标,干脆通知经销商,2005年一季度的进货要在2004年年底开票,车款一季度之前打到厂家。
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2004年我国的汽车产销数据仍是看涨,销量仍然有将近20%的增幅,但在光鲜的数字背后是巨大的库存。
据保守估算,2004年全国轿车库存超过50万辆。有人算过一笔账 包括人员、零部件损耗、管理等费用,保管一辆库存积压车每个月的费用在2000 3000元,50万辆意味着一个月就要花掉汽车企业10亿 15亿元,这还不算库存车所占用的现金流部分。
一些对2005年车市持谨慎乐观态度的人认为,在库存压力下,2005年上半年的汽车销售形势会很严峻,但下半年会好转,所以全年还有望保持15%的销售增长。此言有一定的道理,但上半年库存车消化掉后就能走出2004年库存的阴影吗
按照2004年我国的轿车销量240万辆计算,平均每月销量为20万辆,50万辆的库存足够全国两个半月的轿车销量。有人认为,50万辆库存车还是将合理、必要的库存量减去之后的数据,全部库存要达到3个半月的销量。
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仅从数量上来说,2005年第一个季度如果全国的汽车企业都休息,消费者照样有车可买。但从现在各个企业的生产计划来看,2005年轿车产量在300万辆左右,谁会放空产能而主动停产
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汽车厂商对50万辆库存保持缄默或者干脆给予否认,经过腾挪转换,库存车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统计为2004年的销量,如果2005年没有一个需求的大释放,就很难将2004年汽车销量寅吃卯粮的虚假增长掩盖住。
有人根据汽车供求预测,2005年还将有50万辆的产量过剩,加上2004年的50万辆库存,整个供大于求将高达100万辆。在目前汽车消费环境日趋恶劣的形势下,汽车需求增长不容乐观。一位经销商说 “现在的资金已经非常吃紧了,但来自于汽车企业的压力却在不断加码,我们很快就要支撑不住了。”
汽车销量寅吃卯粮还能支撑几时 2005年的轿车销售也许不是增长多少,而是能否继续增长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