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黄翔教授近日对记者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很强调政府行为的作用,但课改并非自上而下的“官方运动”。否则,就容易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要真正取得实效、保持长效,必须考虑第一线教师推动课改的内在动力,尤其是最初的新鲜劲头过去之后。
在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于1999年开始试点。课改旨在改变应试教育格局,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8次,也是涉及面最广的一次。黄翔说,新课程提倡课堂民主,将课程看成文化建设,将教师视为课程的主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是研究者、创造者,而不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和接受者,这一理念已逐步为一线教师接受。
课改方案设计强调重心下移,教师可以自己创造课程。重庆市北碚区是全国性课改试点区之一。试点期间,一些中小学开设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中小学也有了自己的文化传承。另一个变化,就是教材多元化。不过黄翔认为,课改实施至今,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学生的评价由结论性评价变成了过程性和发展式评价。“过去太多的筛选和否定式结论性评价造成了失败心理,使很多学生丧失了进取的信心。”黄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