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创新:“三级联网”构筑“绿色通道”
受市场冲击,农村卫生网络遭破坏,宁阳县农村医疗工作也出现过被动局面:乡镇卫生院惨淡经营,夫妻店、父子所,假药、劣医等,严重影响了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健全基层医疗服务网络,破解农民看病难的热点问题,山东宁阳实施了“农民
2001年7月,以县第一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为“龙头”,11所乡镇医院为“龙身”,440处村卫生所为“龙尾”的县医疗集团正式成立,县、乡镇、村三级医疗网络正式形成。集团实行行政统一管理,业务技术共享,药品统一招标采购,财务统一结算。“龙头”、“龙身”、“龙尾”之间,建立“绿色通道”,实行患者“通治”、人才“通用”、技术“通行”,建立无障碍会诊、转诊制度,使集团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互享共用。设置了56个固定公共卫生监测点,构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监测网络。以县卫生防疫站为龙头,以乡镇防保站为枢纽,以村卫生所为辐射点的三级防保网,形成疾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实行快速灵敏的网络直报,提高应急能力。改变服务方式,一批业务素质高的医护人员,走进社区、步入家庭,实行贴近式服务。
立体辐射:合作医疗惠及万家
“每人每年十元钱,吃药报销管一年;全县名医任你选,网上看病真方便;送医送药到乡下,农民兄弟乐开颜。”流传在山东省宁阳县农村的一句顺口溜,表达了农民对政府实施的“农民健康工程”的喜悦之情。
该县把合作医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用账户存储医疗基金。同时,成立由卫生、财政、审计等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代表组成的监督机构,定期对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农民高兴地说:“这钱不光花得值,而且花得明白!”去年6月,葛石镇的沈登峰在临沂打工时得了急性阑尾炎,在当地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共花去5481.29元,回乡后,镇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给他报销了1083.90元钱,让他喜出望外。
整合资源:创造优势破解难题
在宁阳县,村村卫生所都规范、整洁,处处都是瓷砖铺地、铝合金门窗、石膏板吊顶,医疗设施齐全,440处村级卫生所全部达到甲级标准。医院注重发展特色专科,培养专家,引进先进技术,做到“一院一品、一院一专”,创建“遵名理、引名法、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工程。
去年9月,宁阳配置了中医药诊疗设施,开展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组织中医药科学研究攻关,“珍珠八宝散”、“婴儿保健散”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获得了国家专利,治疗22种常见病的50项中医适宜技术在全县推广,让农民“花钱少、看好病”。伏山镇的刘相霞,前一段患面神经麻痹症后很焦急,经过村卫生所医生10天的针灸治疗就痊愈了,她高兴地逢人就说:“想不到这花钱不多的‘土方子’还真管用!”
去年7月,该县第一人民医院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电脑、扫描仪、摄像头等先进仪器,与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等全国30多家著名医院、300多位名医“攀亲结缘”,实现了与异地专家“面对面”临床会诊或资料会诊,使病人节省了时间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