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谋建设培人才”

2005-0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廖志颖 吴春燕 向琴 我有话说

走进占地410多亩的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校园,红墙绿瓦,楼堂轩昂,古木参天,古典而又气派的现代化校园处处透出儒雅之气。这里有一流的教学与科研,独特的“中山精神 现代素质”育人模式让近10万学子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验证了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

用中山精神激励代

代学子

中山纪念中学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在1931年开始筹备创建的,1934年9月正式开学。

在中山纪念中学,每届新生踏进校园首先要上好两门必修课 一是孙中山系列教育,让学生了解孙中山的光辉历史,学习孙中山“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三个基本品质;二是军训,通过军训让学生训练中山精神,让中山精神和着汗水浇灌在同学们的心田。

学校建立了社会希望工程和身边希望工程,用以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在各班的教室、运动场、拍卖会上都留下了同学们为筹集善款而奔波的身影。从1994年至今,纪念中学希望工程部 包括校友捐资 已募集资金数百万元,资助学生近千人,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而中途辍学。

“三高德育”结硕果

中山纪念中学在实施“高素质人才教育工程”中,总结出一套著名的“三高德育”理论,即以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培养高尚人格、陶冶高雅情趣为目标的德育工作。多年来,纪中的师生们通过“六注重” 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以课程为途径,注重学生政治理论的提升;以文化为先导,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内化;以教师为榜样,注重学生道德规范的养成;以心理健康为突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德育评价为导向,注重学校德育的实效,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实践着“三高德育”。

纪中业余党校1990年成立,每年有数百名学生报名。近3年来共有56名学生入党。未能入党的学生也以拥有一张“中山纪念中学业余党校结业证”而自豪。

中山纪念中学每年迎接海外参观者达几十万人,学校特别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确立“我是中国人”、“祖国高于一切”的信念。

2000年,中山纪念中学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德育工作的典范,被我国一位著名教育专家形象地称为“一面特色鲜明的育人旗帜”。

注重科研因材施教

中山纪念中学教师热爱教育、甘于奉献、敢于创新是出了名的,近200名专任教师中一半以上具有特级教师或高级教师职称,校长贺优琳是国家级骨干校长、广东省教育专家。

1997年学校提出“科研兴校”,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教科室,教师队伍也由经验型、教书型向科研型与学者型方向转变。学校还配备了两名专职心理教师,这在高中阶段教育是极为少见的。近年来,学校80%以上的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教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600多篇,著书40本。先后有142项课题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其中“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重点课题”中有8个课题获国家一等奖,被评为“全国科研优秀学校”。

让人称奇的还有这里的育人效果。中山纪念中学虽为省重点中学,但生源全部集中在中山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通过制定详尽的教研计划,强化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捆绑制”教学,实行新时期的因材施教。学校组建了奥林匹克竞赛团队,由10名教练负责对学生进行训练,并以改革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强化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设计,变传统的纯演绎式教学为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模式,2004年高考录取率达到100%,1998年学校组织参加五科奥林匹克竞赛以来,获得国际金牌1块,获冬令营金牌5人次,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达300多人次,名列广东第二位,2004年奥赛成绩跃居广东省第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