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真快,中国足协在香河举行特别会员代表大会已经过去十来天了,新赛季球员转会关门的期限就在眼前,再过六十多天,2005年中超联赛将要开战,而一些球员的体能测试还没过关,深圳健力宝和鲁能泰山队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职业联赛直到开赛前两个多月还在讨论联赛管理体制、竞赛制度和经营管理,中国足协在大会上拿出的只是一份长达16页的“征求意见稿”,不知何时才能敲定,留给俱乐部运作和备战2005赛季联赛的时间显然不够用,而且,谁也不知道以后还改不改。新赛季的中超联赛究竟还有多少可看之处,人们的疑虑多多。按照这份“初步意见”,至少存在以下疑点:
──2005年只升不降。当初,足协副主席杨一民曾经总结中国职业联赛在三大特征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即主客制、长赛期和升降级。现在,升降级这一条已经连续三年被人为破坏,历经只升不降、只降不升、不降不升,用尽了游戏的全部玩法,既违背了足球规律,又破坏了市场规律,未能解决原有的问题,反倒加剧了联赛质量的下降和球市的低迷。事实证明,休克疗法决非上策,能不用就不要用,否则,只会留下笑柄。
――中超球队可同时注册三名外援,中甲两名,但每场比赛只能报名两人,出场两人。但凡允许引进外籍球员的职业联赛,通常情况下都是三人或更多,亚足联规定参加亚洲俱乐部冠军联赛的球队外援也是三名。规定的外援指标是上限,下面应当留出余地,让俱乐部量力而行,按需引进,上限太低就没有了意义。从限制场上位置到自裁外援名额,中国职业联赛开放的大门越来越窄。
――适当降低俱乐部年收入基数。中国足协原规定中超俱乐部年收入不得少于3000万元,由于估算脱离实际,被俱乐部指责为“逼人做假账”,但是,开源与节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了降级之忧,人们担心会因俱乐部减少投入而使比赛质量继续下降,球市进一步萎缩,包括球迷看球和广告客户的兴趣减退。到时候,开源的恶化不是节流所能弥补的。就算降低了俱乐部运营成本,难保不跌入投入越少越难挣钱的循环。
――对职业俱乐部转让、迁移主场、退出等重大事宜,须由当地体育行政部门批准。中国足协与省市体育局、省市体育局与职业足球俱乐部究竟是什么关系,体育局凭什么替足协干审批的事情,俱乐部的事宜凭什么要由体育局批准,让人搞不懂。中国足协既然要求并验收俱乐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公司,实行法人治理,那么,要不要在足球圈里玩下去,应该由行政机关审批,还是股东大会决定?
除了鲁能泰山俱乐部迅速买下内援郑智、高明和外援巴辛,还很少有俱乐部像往年那样在转会市场上争购大腕。上赛季的中超球市,鲁能已经显露出风景这边独好,今年可能只有山东济南的球迷能够开心。充足的资金、规范的管理、雄厚的实力以及充盈的后备力量,这些搞职业足球不可或缺的条件并非大多数俱乐部都能拥有,如同“打造百年俱乐部”的目标,不是哪家都喊得出的。2005年中超联赛,终究会有人在争冠道路上挑战鲁能,但是中国足协在俱乐部良性发展这场更重要的“比赛”中,组织能力并不高超,这样的规则之下游戏玩得如何,只能且玩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