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的反倾销行动中,我国是最大的受害国。到目前为止,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已达300多起。许多行业协会面对反倾销调查和诉讼应声而起,据理力争,成功维护了行业利益,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得到了锻炼。但其中也不乏行业协会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例子,使得企业在应诉时比较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外
面对国外的“反倾销”,我国的行业协会到底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行业协会应该从哪几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人员。
逐渐规范化的行业协会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行业协会大部分是由政府有关经济部门组建的,或者是从政府有关部门剥离出来的。现在全国行业协会共有4万多个,据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的抽样调查,由业务主管单位发起成立的行业协会占总数的69.1%。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说:“就现在的改革进程来看,行业协会马上全部都由企业举办,所有行业协会都与业务主管单位脱离业务关系,至少目前办不到。”李勇坦言:“行业协会存在许多问题,如结构不够合理,会员的代表性比较差,未能充分考虑同一细分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的行业协会行政色彩比较浓,习惯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未能考虑广大企业的利益,对市场的反应不够灵敏等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是最典型的互益性组织。为促进企业和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开展行业调查,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倡导诚信经营,净化行业市场,实现行业自律;可以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信息,参与行业市场管理;可以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争端,切实维护行业利益;可以发挥市场中介作用,通过举办培训、展览、咨询等活动进行自我服务,打造行业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总之,行业协会要围绕‘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开展工作,只有如此,行业协会才能得到企业的拥护,才能够凝聚起整个行业的力量”,李勇说。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王孜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现在国外的“反倾销”形势,我国的行业协会要尽快实现体制上的转换,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运用市场规律运作的行业中介组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李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原先已有的行业协会,将会与新兴的真正民间发起成立的行业协会并行存在,各扬所长。他说:“原来政府办的行业协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克服行政化倾向,进行必要的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尽快向民间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广大企业的需要;基层民间举办的行业协会,要加强能力建设,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何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加入WTO后,我国出口企业屡遭反倾销调查和诉讼。既然是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那就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去解决,即通过行业协会积极采取应诉措施,与政府有关部门一道,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合理解决贸易争端,协商解决问题。在面对反倾销调查和诉讼时,应由行业协会代表企业的利益和意志出面应诉。
2004年7月,欧盟委员会开始对来自我国的化纤布提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6亿多美元,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行业中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反倾销调查。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介绍,纺织协会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通过行业组织进行协调,把整个化纤行业的企业组织起来,积极进行应诉。“建立信息系统,进行预警,是行业协会应该重视的工作。一旦出现反倾销的苗头,要进行自我调控。在这方面,纺织协会做的工作比较多”,孙淮滨说:“对外交涉,对内协调,积极应诉。这是纺织协会正在做的工作。”
在应对反倾销调查和诉讼中,行业协会要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团结一致,集体应战。行业协会不仅仅要了解事态的全部情况,联络和组织相关企业,准备好抗辩材料,填写反倾销调查问卷,调整行业力量,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还要与国外有关行业协会和国外反倾销调查当局谈判,以积极的态度,用法律和规则去应诉。
李勇说:“行业协会一是要指导企业经营,努力创出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加快贸易摩擦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做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大要案应对工作,加大与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歧视的斗争力度,继续积极推动稳妥解决‘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三是逐步与主要国家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机构建立联系制度,加强对主要出口对象如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反倾销法律制度的研究;四是帮助企业主动采取措施防止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规范出口行为,以避免因低价出口而造成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此外,我国企业也可以对外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以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王孜弘同意李勇的看法,他补充说:“行业协会还可以设立类似的‘反倾销基金’,比如每个企业拿出出口额的1%,汇总起来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这笔钱就可以支付诉讼费之类的开支,以帮助行业协会节省组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