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阳光给首都高校带来无限生机,校园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果挂满枝头。
把服务提上重要日程
2004年秋季开学,北京工商大学建立起一个学生、3个指导老师的学生工作新体制。新生入学就被告知谁是自己的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在这3个岗位上工作的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发展规划
北航做法不同,21个院系普遍建有“学生发展辅导中心”专为提高学生素质提供服务。宇航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蓉告诉记者,学校制度是规范的,学生行为往往不规范。有了这个“中心”,就为学生进入规范化管理建起了一座桥梁。
这些新鲜事,是大学生对上大学的认识转变以后发生的。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王守法对记者说:“学生从受教育的对象变成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被服务的主体,要求学校改变工作方式,正确处理教育、管理、服务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做好服务工作。否则,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奏效。”
“学生利益无小事”已为首都高校领导班子铭记在心。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让有形的教育、管理工作无形化,将有一定距离的师生关系贴近,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三者关系处理较好的高校,校风学风向上,师生关系融洽,半数以上在校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应届毕业生党员数占到1/3,即是最好的说明。
让学生的偶像给学生上政治课
请学生崇拜的偶像给学生上政治课,这是首都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又一件新鲜事。
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年龄偏低,天赋极好,一些同学除了音乐几乎什么都不懂不会。过去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常让老师头疼。去年秋季开学后,院党委请小提琴大师林耀基、指挥家杨鸿年、钢琴家周广仁、作曲家吴祖强、歌唱家郭淑珍等学生崇拜的偶像,给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课。每月3次,分别讲《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者》等。每堂课都有故事,有哲理,有警句。学生对偶像的话牢记在心。一学期下来,家长发现,孩子突然成熟了许多。
一些高校的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学生崇拜的另一类偶像,是他们学长中的佼佼者。这类偶像每所高校都有,建校较早名气较大的学校更是遍布全国。这类偶像不像大师们那么高大,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更加直接。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许庆红告诉记者,在航天科技集团、中航第一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的中青年校友,现身说法,讲价值观、人生观,由于年龄经历与在校生比较接近,课后有不少应届毕业生不计工作条件,与这些单位签约,跟着他们的偶像,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
“两课”不搞一刀切
首都高校“两课”紧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教学,不搞一刀切,这件新鲜事,为师生津津乐道。
记者来到北京舞蹈学院这一天,刚下过大雪,室外寒气逼人,跳“黄河”的学生汗流浃背。尽管他们一脸稚气,向记者讲“两课”、党的知识,却毫不含糊。领舞邵俊婷对记者说,她和许多同学从学生党校出来,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艺术院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有的艺术院校学生不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确立世界观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理论课,他们不易学习接受。”中央音乐学院基础部副主任顾丽霞说,针对这个实际,“中音”早在10年前就开始改革“两课”教学。“辩证法”重点讲在音乐创作、演奏、演唱中如何运用辩证法;“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讲毛泽东文艺思想,讲文艺为谁服务。学生不再感到“两课”枯燥无味,效果比面面俱到地讲好多了。
北京大学改革“两课”教学,影响更是波及到全国高校。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占安对记者说,他们改革“两课”教学,已历时15个学期。实行专题讲座式授课,不同教师讲各自最拿手的章节,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将紧密联系实际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时地注入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政治理论课在学生中的威望。6门政治理论课全部纳入各院系本科生主干基础课。6门课的点击率,这学期高达80万人次。一句代表性的语言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社会服务,难道还有什么目标比这更重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