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的前夕,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响彻在祖国山河。《七子之歌》分为7节,分别描述了澳门、香港、台湾等7处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的中国领土,如同离开祖国母亲怀抱的儿女,渴望早日回家。该诗的第一节写“澳门”,全文如下: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这些诗句震撼人心,充满了爱国激情,但也有一个明显错误,就是弄错了澳门被葡萄牙“掳去”即被葡萄牙侵占的时间。由于此诗于1925年7月发表在《现代评论》上,诗中描述澳门已被葡萄牙“掳去”了“三百年”,这就表明作者认为澳门于1600年左右便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历史事实表明,1553年中国官府只是允准葡萄牙人在澳门就船贸易。此后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政府在澳门一直充分地行使着国家主权,在澳的葡萄牙人一直作为中国皇帝的子民才得以在澳门居留、贸易。为什么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当时的葡萄牙只有100余万人口,葡萄牙本土距澳门又有数万里之遥,葡萄牙人自里斯本乘船至少需航行一年半时间才能抵达中国,集结到澳门的葡萄牙人最多只有数千人。而当时的明朝则是个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疆土、接近一亿人口的大国,葡萄牙人在入居澳门前与明军的几次军事冲突均以惨败告终。在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后不久的1580年,葡萄牙本土被西班牙兼并。不久,来到远东的荷兰人、英国人也成了他们强劲的敌手。1630年,荷兰人攻占马六甲后,在澳葡萄牙人几乎断绝了与印度和葡萄牙本土的联系,如同围棋中的一片孤子。过了10年,恢复了独立的葡萄牙在随后的20多年间倾全力与西班牙等国作战,根本无暇顾及在远东的据点。紧接着,中国便进入长达百年的康乾盛世,这就使在澳葡萄牙人更加无法与中国政府对抗。这样,在入居澳门的近300年间,当地的葡萄牙人须服从当地中国官员的管辖,须向中国官府交纳地租银,并须向中国官府纳税。他们如有违反中国法令的意图,就会遭到当地中国官员的痛斥甚至严惩:“尔等在澳居住之人,既在天朝地方,即应遵奉天朝法度”;否则,“必重治尔等之罪,不能宽恕。”这些葡萄牙人为了能在澳门继续居留,都尽可能避免与中国官府冲突,甚至尽力博取中国皇帝的欢心,表明他们“世世沐浴圣人化,坚守臣节誓不移”。
中国政府无法在澳门行使国家主权,始自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于1840年8月进攻关闸,驻守澳门半岛的中国军队被迫撤离,使中国政府首次失去了对澳门半岛的军事控制。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畏惧西方列强,澳葡当局特别是于1846年初出任澳门总督的亚马留便乘机侵夺中国在澳门的主权。1849年8月22日,当地的中国青年刺杀了亚马留。8月25日,澳葡当局发兵攻占关闸,而驻在澳门的中国地方官员香山县丞已于前一天逃回内地。从这一天起,中国政府才无法在澳门行使国家主权,澳门正式被葡萄牙“掳去”。这样,至《七子之歌》问世的20世纪20年代,澳门离开祖国襁褓的准确时间只有70多年。
最早宣传葡萄牙人于进入澳门后即占据了澳门的,不是中国人士,而是若干葡萄牙殖民者。他们蓄意制造此种舆论,自然是出于侵占澳门的需要。鸦片战争前,为了变澳门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他们曾多次挑起事端,力图摆脱中国官府的管辖,还宣称澳门是他们于16世纪中期驱逐海盗、征服当地统治者后的“战利品”。1822年,葡萄牙王国的第一部宪法又宣称葡萄牙的领土包括澳门。鸦片战争后,有些英国人也认可这种谬说。由于此时的葡萄牙也日趋衰落,故自19世纪60年代起,国际上便传出葡萄牙拟出售部分殖民地以缓解财政危机的流言。占据了香港的英国人深恐法、德、俄、美等对手乘机购买澳门,作为在远东泊船、驻兵的军事基地,从而对香港构成威胁,因而先是鼓动清政府以100万两白银“买回”澳门,10多年后又力图劝说清政府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永远”占领。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甚至不顾葡萄牙侵占澳门仅30余年的事实,一再宣称“澳门系葡人久有之地”,“澳门自前明嘉靖时即经葡国占据”,“迨至国初,知该处被占已久,难以收回,遂改税课为地租,仅令输银五百两,按年完缴”。正是在赫德的一再聒噪下,主管外务但又不懂边政的总理衙门大臣们也开始相信这种谬说。这样,腐败不堪的清政府终于在1887年允准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
进入民国以后,一方面由于有侵略者故意制造的这些误导,另一方面又由于澳门的真实历史情形特别是鸦片战争前澳门的真实状况已鲜为人知,因而葡萄牙侵占澳门已逾300年之说就流传开来,真可谓是谬种流传。闻一多先生并非研究澳门历史的专家,在吟唱《七子之歌》时沿用当时社会对澳门问题的共识就不奇怪。需要指出的是,《七子之歌》虽然有此差错,但诗中激扬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仍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