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对2003年接受评估的42所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结论,办学历史还不到20年的宁波大学获得“优秀”。该校“基于‘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该校办学的特色项目。
自实行三校合并办学后,在2000年形成了《宁波大学人才培养方
为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该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平台+模块”为结构特征的“金字塔”型课程结构体系。该课程体系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程。必修课包括:作为通识教育基础的公共基础平台;作为学科基础教育的学科基础平台;体现专业特征的专业基础平台。三个平台相互联系又逐层递进,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特别是学科基础平台中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冲破了学科专业的壁垒,为“宽口径”奠定了基础。选修课包括:由专业方向特色课程组成的模块;实现学科交融和素质教育的任意选修课。模块是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分工灵活设置的,学生对模块有选择权。
与此相应,该校在招生制度改革上得到突破。从2001年起,学校打破原有按专业招生的做法,实行按学院或学科类别招生,这一改革不仅在省内是首家,在全国也创先河。在按学科大类招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2+1+1”分段培养为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这一培养方式是指 按学院或学科大类招生的学生,前期 2年左右 学习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后期根据“志愿 考核”的原则选学专业基础平台课程(1年左右)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1年左右),实现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拓宽口径、发展个性、注重创新、适应需求”为基本特征,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学校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良好势头,2004年达到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