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2005-0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骏? 我有话说

“佛经”从一开始便是作为“经”在佛教信仰者那里产生其意义与影响的。这也是一直以来信仰者和研究者把握、阐释佛经的主要路径。然而,近代以来,在一些佛教或佛经的研究者那里,试图从佛教与文学的关系上去理解、把握某一篇(部)佛经的努力,并非没有。如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一书。但这种尝试的问题恰也如此

书题目所指:学者们更多地是从“佛教”或“佛经”与文学或中国文学的关系上去进行我们所说的那种阐释的努力,而不是直接从文学的角度去阐释、把握佛经,或直接揭示佛经自身的文学性意义。因此,侯传文著《佛经的文学性解读》一书,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将佛典“还原”为文学文本这样的阐释视角。

之所以称之为“还原”,是因为佛经中本就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学性。作者在第一章“佛经文学性引论”中首先就涉及到了这一问题:很显然,他清楚地意识到,佛经文本自身所具有的文学性,是我们得以对主要呈现神圣性意义的佛经进行文学性阐释的逻辑前提。该书从佛经的作者、内容、形式、原型等方面讨论了佛经的文学性问题,如作者指出,每部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的叙述方式,“以现代的眼光看,这是典型的回忆录式的纪实文学”;收入佛经的一些杂著的作者,“大都是具有文学才能的佛门子弟,有的在信佛以前已是成熟的作家,信佛之后又从佛教思想出发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由此,侯著通过对几部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佛经的具体研读和阐释,揭示了佛经的文学意义。在阐释具体经籍时,侯著采取的是我们习见的方式,即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其分析和把握,这就大大区别于那些至多谈到了佛经的文学色彩的研究者们。如作者指出,《妙法莲华经》在“韵散结合的表述方式”、“对话性”、“魔幻色彩”三个方面体现了它的文学特质。

在方法论上,作者大量运用了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如历史学、逻辑学、神话学、文化人类学、主题学、原型理论、比较文学等等,从而使自己的阐释活动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特点,而获得既通俗晓畅,又深刻入微的阐释效果。这里我们尤其要提到作者对原型批评理论的运用。侯著清楚地看到这一理论在对佛经所进行的阐释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他说:“佛经是东方文学的一个象征渊源和原型库,因而对其进行原型分析是大有可为的”。因此,原型批评理论几乎贯穿了侯著全书,特别是下篇,原型批评理论可说是作者所取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如在对佛陀、菩萨等系列形象的阐释中,该书就运用弗莱关于原型批评理论的五种文学类别模式,对这些形象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分析。

阐释就是这样,第一层次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追求的是文本的可观性;第二层次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客观的文本渗入了主观的因素;最后层次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已经是阐释者心目中的山和水了。《佛经的文学性解读》已经进入第三境界了吧。




《佛经的文学性解读》
侯传文著中华书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