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5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制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表明:科学制订并有效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对于改革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年伊始,在北京召开的“‘十一五’战略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宏
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和著名高校的二十多位知名学者,对制定国家“十一五”战略,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政策建议,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这里发表部分与会者的发言要点。
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十一五”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关键
“十一五”是新世纪前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2005年开始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经济按照对WTO的承诺,将在关税、规则等方面全面与WTO接轨,这些制度变迁的成功与否,将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第二,按照经济增长长波理论,一个经济周期延续的时间大约有50 60年。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这是经济增长周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产生的惯性加速度,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显现,宏观调控的效果如何,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能否得到缓解,中国经济发展能否快速平稳,“十一五”是关键。第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大的变化,从而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将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这一过程也将在“十一五”期间得到释放。第四,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的大规模投资,包括开工建设的一系列大型工程,诸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退耕还林、2008年奥运会、载人航天工程等,都将在“十一五”期间陆续完成并发挥巨大效益,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大型项目,也都进一步深入并将陆续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作用。第五,我国利用后发战略,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工业等领域有新的突破,形成了新的强劲的经济增长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产生大的影响,这些都将在“十一五”期间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第六,对国际局势的分析表明,一段时期内大规模的全面战争有可能避免,这将为我国“十一五”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和平、稳定的环境。第七,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执政能力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凝聚了全国人民,这为我国“十一五”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有的放矢地好好筹划“十一五”发展战略,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
努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目标迈进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三,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然而,现在与将来,我国粗放式、数量型的贸易扩张还面临一些挑战。我们要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目标迈进,就要既保持我国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又提高和实现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要掌握和利用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规律,一方面稳定和延续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保持出口贸易的数量增长;另一方面又要创造和积累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扩大其产品出口,达到改善贸易结构,提高贸易质量的目的。为此建议:
一,实现加工贸易的双重结构调整。加工贸易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内分工贸易发展的趋势,顺应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安排的经济规律,应当继续发展和完善。其结构调整的含义是,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应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增加就业和满足现阶段中西部地区数量型经济增长的需要;但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鼓励和扶持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延伸和发展,逐渐积累比较优势。随着这些地区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价格的上升,比过去更加密集地使用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成为必然趋势。只要努力降低这些要素供给的成本和价格,就能提高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加工贸易质的提高。
二,在一般贸易中扶持出口优势行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加工制造业产品中自主知识产权的比例,使一些行业部门有条件较多并以较低成本使用创新技术,培育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形成出口优势行业,改善一般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
三,重视和发展服务贸易,努力增加服务出口的新产品新业务。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之相关的许多服务业,如金融、保险、通信、国际商务咨询、法律咨询、电脑软件、运输等业务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海外拓展市场,形成服务出口。但许多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靠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所以应当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及各类服务标准和条件,同时转变传统观念,把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四,密切注视世界服务贸易的新动向,跟踪国际潮流。当前,在贸易自由化潮流中,出现了通过自然人流动增加服务贸易的新动向,国际社会出现了自然人流动就业自由化的呼声。我国人民通过流动在境外就业的比例远比一些发展中国家低,因此应从职业培训入手,培养大批适应国际服务需求的人才,鼓励自然人流动,并增加这方面的服务产品和出口。
五,增加外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利用效率。我国庞大的生产体系和人均资源的约束,决定了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交换必然是大吞吐量的,因此,港口、码头、远洋、航空、陆路运输等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投入,应当制定规划,适当超前发展,并应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六,更新观念,扩大国际贸易业务范围。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发展国际第三方物流业务,开拓转口、转运业务,使我国成为周边经济体的转口贸易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国际货物调配中心,扩大对外贸易的内涵和外延,使集约利用和节约资源的贸易方式更多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十一五”时期应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
“十五”建设期间,西部大开发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西部大开发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大开发的进度较慢;二是机制不健全,地方得到的实惠少,在资源开发中部分地区存在“抽血多、输血少”的现象;三是缺乏具有特色的特殊政策,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开发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十一五”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具体说,在以下几方面要有新进展:
首先,提升西部大开发的地位。建议研究出台若干问题的决定,内容包括:西部大开发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西部大开发的地位、作用及意义;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方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及重点;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阶段及实施步骤;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同时建议出台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对开发目标与任务、内容与重点、战略与步骤、方式与机制、政策与措施等重大问题进行设计。在总体规划基础上附设专项规划。
其次,建立健全西部地区资源大开发机制。一是合理划分矿产资源的产权。打破中央企业垄断资源开发的局面,在中央政府的调控下,允许地方政府开发矿产资源。二是建立矿产资源折旧机制。仿照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折旧率。本着对当地人民负责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折旧力度,提取足够的折旧费。完善资源折旧机制,堵塞资源开发中的漏洞,搞好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建设。三是采取股份制形式开发矿产资源。科学、合理处理西部开发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三方按一定比例以产权方式入股,并吸引社会资本,成立规范的股份制开发公司。将资源开发中的各方利益统一于股份制企业中,通过经营公司的方式来实现各方利益,减少资源开发中的矛盾。四是建立外来开发企业与地方企业对接机制。在能源基地建设中出现了外来企业与地方企业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外来大企业投入巨资轰轰烈烈地搞资源开发,但本地没有像样的企业,而且由于能源产业的关联度小,就业率低,形成了资源开发者富、当地居民穷的局面。因此,在资源开发中要建立对接机制,注重外来企业带动本地企业,加强培育本地企业与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出台配套的特殊政策。如可以考虑出台促进西部高校发展的特殊政策,推进非义务教育发展。教育与科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因素,建议在高校产权多元化、民办教育、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西部地方院校更多的优惠政策。
第四,重视软环境的培育。一是西部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扶持要由提供优惠政策转变到提供优质服务上来。二是西部地方政府要把精力放在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沟通流通渠道、协调关系等服务上来,整顿社会治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护。三是政府要引导当地群众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周立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区域差异与“十一五”规划
造成区域差距拉大并不是中国改革的初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寻求社会和谐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通过发达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目前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研究,已将区域差异和地区差距问题置于重要地位。以区域发展为支点的区域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战略和规划提上了日程。这些规划为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也凸现了区域差异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区域专业化分工、区域竞争、区域合作、区域协调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区域规划如何与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对接协调起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从现实看,行政区划利益格局加剧了区际竞争。区际竞争一方面促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以外部冲击,为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区域产业雷同、重复布局、恶性竞争、资源配置劣化等新问题。各地区纷纷构建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园区和产业体系,但有着内在联系的区际产业联系却是断裂的,形不成产业带、产业链和产业群。因此,从区域差异化这一命题出发,重新审视“十一五”规划在促动区域合作和产业整合中的作用,将内在联系的区域发展“一体化”纳入规划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区域发展差距有着深刻的体制背景,发展差距也是体制改革的差距。因此,缩小差距应以改革为前提,尤其是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除需要中央给予政策性支持以解脱其历史重负外,重要的还在于自身的制度创新。而其制度创新的路径也不同于南方地区,比如,同广东、江浙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东北的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这一约束条件使其发展民营经济仅靠“自生”或“待生”是不够的,建构新的制度条件吸引外地民间资本或私营企业进入东北,并通过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民营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就成为东北改革的特点和重要内容。
区域差异和区域差距作为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还会继续伴随着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在下一轮的改革和发展中,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因约束条件制宜、因初始条件制宜,选择不同的深化改革路径和方式有着特殊的意义。区域间的地理条件、自然禀赋、历史背景是不可选择的变量,但使其改观的基本要素却也可在改革中进行制度选择和政策选择。政府在发展中缩小地区差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很大的政策选择空间,包括财政、金融、产业等调控政策,国家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便是这一选择的重要一着。
陈富良(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组织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要尊重经济规律
由谁来解决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有学者曾做过问卷调查,给出了三个选择:由政府解决;由先富起来的地区对贫困地区支援;两者兼而有之。结果,有22%认为应当由政府解决,有9%的人认为应当由先富起来的地区对贫困地区对口支援,有69%的人认为应当两者兼而有之。对于第二种方式,从道德上讲,责无旁贷,实践中也能发现一些很感人的例子。但从经济学上来讲,却没有任何激励机制促使富裕地区这样做。现实中,一些“榜样”往往就是经济中心扩散的表现,是不折不扣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在经济问题上,由道德因素激发的动因不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能够发动、指挥这种支援的,只有政府。从政府角度看,要缩小地区差距,应合理制定区域战略发展规划。
一个成功的区域战略发展规划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区域的边界是确定的;第二,影响这个区域决策的外部竞争对手的边界也是确定的。作区域规划要比作国家规划难。没有定量分析的区域规划只能是指导性规划。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绝不能忘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后进地区是不是可以超越发展阶段,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产品的生产正处于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过程之中,要改变这种趋势,就势必要用后进地区的劣势对抗发达地区的优势,发达地区必然会竭力来维持这部分市场。在这种实力悬殊的竞争中,后进地区取胜的把握很小。即使在某个品牌上取得了胜利,由于一个品牌的生产不能大量雇佣工人,不能完成对广大劳动力的培训任务,资金积累的幅度也必然有限。因此,除非后进地区确实具有某些资源上的优势,或某项技术上的优势,否则,不适合于超越自身的条件,过度追求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为了在下一轮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后进地区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应当盯住增长中心,要研究哪一个行业的集聚过程已经快要结束了,地方政府就应当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帮助本地企业捷足先登,把机会抢过来。
后进地区不仅要盯住经济中心,更重要的是还要盯住邻居。在经济竞争中,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资金技术和其它各项生产要素基本上处于相同层次上的其他地区。在这一点上,有规划和没有规划,有准备和没有准备,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总之,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超越自身发展规律,无视周围竞争环境,一方面不能过度夸大区域规划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没有规划,一切放任自流。(《改革》杂志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