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欢欢喜喜准备过春节时,对于从去年十月份就开始忙着实习或是找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们来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他们现在的情况怎样 心情好吗 还存在什么问题 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期待缓解自身压力
在较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多数应届毕业生都忙于穿梭在各个招聘会
“我还是很幸运的,找到了一份特别喜欢的工作。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我有很多同学因为害怕就业压力,害怕工作而去考研。可是人不能在校园里过一辈子,终究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山东理工大学化学院的小陈感慨地说。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已毕业的大学生依旧匆匆忙忙地赶着各种招聘会。小徐是济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04年毕业生,毕业刚半年,她已经跳槽四次。“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是不能安于现状,总觉得还有更好的工作在等着我。找来找去,还是一场空。我现在干的是短期促销员,先挣点钱回家过春节,现在压力好大,回来之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稳定下来。”她有点茫然地说。
压力过多期望值过高影响就业
社会竞争、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特别是就业压力,现在的大学生需要面对来自多方的压力,心态相对来说较难调整好。
“我们宿舍八个人,三个考研的整天抱着书本废寝忘食地学习,其实毕业找工作的更忙,制作简历、赶招聘会,忙得团团转。”山东经济学院的大四生小冯告诉记者。
“有时候一个宿舍的两三个人参加同一个公司的面试,所以一到求职阶段,同学间的竞争再次凸现出来,关系也变得很紧张,平时积累的一些小矛盾,往往容易在这个时候爆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广告专业的小杨一脸无奈地说。
“同学有很多找到好工作的,或是月收入三千元以上,或是在沿海、政府部门当公务员,真羡慕他们,现在好着急,差一点的单位我又不想去,我一个本科生,怎么也得找个好单位,否则会让别人看不起的,不知道春节后能不能顺利找到。”济南教育学院的小张有点沮丧地说。
大学生中出现的互相攀比,收入要高和工作要体面的“如意算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心态。其实,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择业难。大学生就业主观期望过高和攀比心理也影响了心态的变化。
调整心态是关键
对于求职大学生的心态变化,有关专家建议,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遭遇一些挫折是正常的,找到工作其实并不难,而是看找什么样的工作,这需要求职者调整心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
就业压力主要决定了大学生的心态变化,而对于所谓的“人才过剩”,也只是地区性和结构性的问题。有关专家解释,广大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对人才需求很大,但大部分毕业生的目光都盯住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就造成了就业压力大,从而使大学生出现了各种惶恐、焦虑的心理问题。随着近两年高校不断扩招,大中城市中本科类人才已趋于饱和,而在一些地级、县级城市和民营企业中本科类人才需求量依然很大,但由于地域、待遇等方面的问题,让期望值很高的大学毕业生们不屑一顾。调整心态,就需要转变就业观念。
学校也不要仅仅扮演着传授课本知识的角色,也应该注意求职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正确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