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中国军人的强军梦

2005-02-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何天进 通讯员 李祖斌 曹建兵 我有话说

这是一个中国军人交出的优秀“答卷”:

―――组织完成我战略导弹部队某型装备发展论证、某新型装备综合集成演示验证等20余项重大课题,受到军委、总部首长高度关注;

―――主持完成“复合环境下导弹技术测试与评估系统”、“大型智能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4项获国家

教委和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

―――成功将神经网络技术和模糊控制理论引入导弹装备设计、论证、检测、延寿多项领域,解决导弹飞行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

交出这一份份“答卷”的,是第二炮兵装备部装备预先研究办公室主任何玉彬。为此,他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4年被二炮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十大砺剑尖兵”。

突破自我

1994年,何玉彬放弃炮兵工程学院教员的安逸生活,考上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且选择了力学领域最令人生畏的三大专业―――弹性力学、振动力学和实验力学。

不久,何玉彬跨入读博门槛。他又做出一个不寻常的举动:改变专业方向,选择在军事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潜在应用价值的智能控制。西安交大的领导和专家们看到何玉彬的潜能,大胆决定将国家级重点科研工程项目―――大型智能结构实验控制系统交由还在读博的何玉彬领衔完成。该项目跨学科之多、涉猎前沿技术之广,决非某一领域的专家所能胜任。何玉彬义无反顾,历经700多个日日夜夜,其研究成果成功通过国家计委、教委联合组织的验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同时,他研制的“大型智能电液伺服机构试验装置”,将工程力学应用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以全新的理论和方法,完成的“复合环境条件下导弹技术测试与评估系统方案论证”,在装备测试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天广地阔

1999年,何玉彬怀揣博士文凭,走出西安交大校门。师友同学无不看好他的前程:广泛涉猎强电、弱电、力学、控制、机械电子等众多领域,无论是到地方发展还是出国深造,前途都不可限量。外公那句“报国才是最大出息”的叮嘱,使他毅然回到自己的母校―――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年底,领导点将,何玉彬又放弃副教授的头衔,到二炮机关当了一名参谋。

当参谋一年半时间,何玉彬在牵头负责完成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的同时,组织编写了二炮历史上装备预研的第一部法规;牵头完成了“十五”二炮预研计划论证、信息条件下二炮武器装备发展战略深化论证研究等重大课题。

勇往直前

上个世纪末,何玉彬大胆提出“课题招标强化竞争,项目分解发挥优长,统一调度形成合力”的科研新模式,激活装备预研“一池春水”。某型武器预研,交给某研究院攻关多年无果。何玉彬果断决定临阵“换将”。20天后,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科研小组成立。新的科研小组一年突破关键技术,10个月完成演示验证,5个月实现首飞试验,得到总部领导高度评价。

新科研体制确立后,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何玉彬于2002年2月成功组织“全国百名专家大会战”。从此,一大批权威专家进入二炮装备预研,当年即确定9种武器装备研究课题。二炮一位首长在科学杂志上看到某国外新技术,请何玉彬关注。半年后,瘦了一大圈的何玉彬带给首长一个惊喜:成功破译这项新技术,并以此技术为依托,提出一整套新型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很快被总部机关批准立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