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市场束缚与人才培养的双重关注

2005-02-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国权 王云辉 我有话说

当就业率在眼下越来越被看作权衡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时,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就不断增强。这种变化是无可厚非的。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国的高校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和市场的适应却是缓慢而低效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是,一方面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为就业而伤透脑?;

另一方面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又不能得到满足。这里面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当今的大学教育本身缺少准确的市场定位无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传统的学科框架是基本固定的,某个学科下必然是哪几个专业,某个专业下只能开设哪些课程,其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千人一面,而且长期不变。即使到今天,仍有相当一些学校并不是以市场需求来定专业、定课程或真正兼顾学科体系和市场行情的。我们指出这种现象,不是要轻率地否定传统学科框架和培养模式,而是认为大学传统的模式确实有它的局限,特别是对社会和市场的变化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重视得不够,这是亟需调整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选择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消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短视行为与功利性,教育工作者对此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由于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够完善,很多企业又都处于转轨改制的过程中,因而导致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过多地强调其“时效性”,希望大学生“一到窝里就能下蛋”,一到岗就能使用。换句话说,能上岗的才是紧俏人才,能用得上的知识就是有用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一种误导,即能够培养适用于眼前需求的人才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同时也使得高等教育为了迎合市场,有时不得不见风使舵,不得不现炒现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人才培养的面越来越窄。

这种状况实际上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性,即由于市场的选择性极强,对知识的革新性也极高,受教育者较窄的专门化知识和技能有时只在一定时段是市场需求的,事过境迁之后,这种知识和技能被淘汰,专攻这一知识和技能的所谓专门性人才很容易成为“废人”。这既是教育成本的浪费,也是对人的一种摧残。

上述种种因素还助长了学生在求学中的实用主义。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并不是去潜心学习系统的知识,不重视基础课程,不注重知识面,而仅仅是以谋职为主导,过早地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然后选择自认为有用的几门课程,对其它课程多为糊弄应付了事。这便是现在许多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化底蕴不厚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当前拓宽专业面的教育改革时常受阻的症结之一。

因此,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既要与时俱进,积极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但又不能一味地以市场为指挥棒,而必须摆脱市场消极因素的束缚。为此,我们要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双重关注,即工具性目标培养和生活性目标培养。工具性目标,指的是更多地把人看成是服务社会的工具,关注的是人的工具性价值的实现。而生活性目标指的是把人自身的个性解放、全面发展、人生幸福等作为终极关怀,关注的是人的人文素养和终极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加强人才的生活性目标的培养,而且它将是高等教育越来越突出的任务。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才质量高不高,不能光看他对经济社会的应用能力强不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民文化道德水准的提高,需要大批的有文化素养、有高尚道德、有健全人格的人构成的主体群去影响全社会,带动全社会。事实上,人们接受高等教育除了为社会服务之外,还体现在它在促进个体或群体的生活价值上具有很大的作用。高等教育不仅能增加受教育者的有形收入如改善消费行为,提高理财能力,改善工作环境,改变家居管理方式,节省医疗支出,帮助指导子女学习,降低生活成本等,同时在保护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传承优良的道德传统及优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具有巨大的作用。对个体而言,教育应该使人生更有意义,追求更加高尚。

从本质上说,人才培养的工具性目标与生活性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承、互为一体的。只有当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不纯粹看作是为了应用于经济社会,同时还是为了满足国民的生活之需时,人们的健康问题、公共医疗保障问题、公民道德问题等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只有当求知是个体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源泉、学习本身就是生活、就是目的时,“要我学习”才能变成“我要学习”,终身学习的个人动力才会更充足,人的潜能才能充分展现。总之,高等教育是百年大计,应在人格塑造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