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那我给学生讲起一个名人读书的故事,并且说,要像名人这样,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正讲得神采飞扬的时候,一个不大喜欢读书的学生突然来了一句:“都成名人了,谁还记得过来?”另一个学生马上接上话头:“就是。读书不就是想写好作文吗?又不是都准备写一辈子作文,读那么多有啥用?浪费时间!”接
就像一些教师讲起课文总要说什么思想什么道理什么意义,我们许多人在鼓励学生读书的时候,也总是会说读某本书会使你得到这样那样的知识――这知识也一定是有用的。而且,我们还会说什么书不要读,因为它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就是为“意义”而读书。要是谁读书没有读出点名堂,好像他就算白读,简直浪费光阴。这种读书要求对许多成人来说都不太有吸引力,何况对小小少年!也许是我们中国有太多的“意义”派,连所谓的专为儿童创作的图书也总是会先说意义价值怎样怎样的高,以此招徕小读者,但就算没有失败,可也谈不上什么成功。不是吗?当一部《哈利・波特》迎面而来时,我们的孩子马上就把诸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抛到九霄云外了。事实上,许多成人现在对“意义”也有点敬而远之了,许多人更爱看那些轻松一点的消遣性的东西。看上去读书的“品位”似乎降低了,但读书的人则多了――我不由得想起“五四运动”时期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斗争,有那么点相似吧?
假如我们不再用功利主义的意识去“指导”小学生读书,少谈些“意义价值理想”,多点读书的宽容之心,多些参考,少些“必读”,由少年们自由选择,由读书“学习”转变为读书享受,真正地使读书成为一种快乐,读书也许更有可能成为许多人的生活,而不只是一种令人高山仰止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