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乌兹别克斯坦拒绝“天鹅绒革命”

2005-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宪举 我有话说

2004年12月26日至2005年1月21日,位于中亚中部的乌兹别克斯坦举行了五年一度的议会选举。与发生“天鹅绒革命”的格鲁吉亚和“橙色革命”的乌克兰不同,由于乌兹别克斯坦政权对西方“输出民主”的本质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事先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乌兹别克斯坦的议会选举在平稳的气氛中顺利进行,没有发生任何政

治动荡或动乱。这次选举粉碎了一些西方国家改变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图谋,成功地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使议会稳妥地从一院制向两院制过渡,使国家在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我们的态度必须硬起来

2004年乌兹别克斯坦议会选举之前,这个国家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2004年3月和7月,在首都塔什干和其他城市,发生了多起恐怖爆炸事件,造成一些人员伤亡。国内的反对派企图抵制和破坏议会选举,国外有些“输出民主”的势力也向乌当局施加压力,要求乌按照它们的模式和标准进行选举。欧盟一度甚至以拒绝派观察员去乌监督选举进行要挟。

乌兹别克斯坦对面临的危险和威胁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萨法耶夫2004年12月29日说,“同一个脚本接连在一个个国家上演,这不是偶然的。先是南斯拉夫,接下来是格鲁吉亚、乌克兰,现在轮到了摩尔多瓦和吉尔吉斯斯坦,值得深思和警惕。”他指出,“外部势力的干涉是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对待外部势力的干涉行为,我们的态度必须硬起来。”他认为,“欧安组织的意见充其量也只是许多意见中的一种意见。在当今世界上,谁也没有权力垄断真理。民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除了民主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这位富有经验的外长还说,在前南斯拉夫联盟、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那里有强大的反对派,而反对派和不稳定局面的出现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第一,经济困难引起人们不满情绪增长,反对派利用这些困难和不满提出政治上的要求;其次,国家领导人犯错误,在政策和管理上有失误,加上自身腐败,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丧失了领导能力,使局面变得不可控制;第三,外部势力在这些国家建立了广泛的所谓非政府组织网络,挑选和培养骨干,把一部分群众组织起来,推出自己的领导人,向政权展开持久的进攻。

粉碎颠覆政权的图谋

面对国内外的压力,为了防止“天鹅绒革命”在乌兹别克斯坦重演,以卡里莫夫总统为首的乌兹别克斯坦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坚决而果断的措施。

鉴于格鲁吉亚的深刻教训,为了防止西方众多的非政府组织对乌兹别克斯坦内政的干预,2004年上半年乌兹别克斯坦司法部对存在于国内的各种非政府组织进行了检查和整顿,要求他们在司法部门重新登记。司法部门在查出索罗斯基金会、社会开放研究院和社会组织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犯有支持极端的反对党、破坏乌国内稳定的违法行为后,便取消了他们在乌兹别克斯坦继续存在的资格,把他们驱逐。此举引起了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极大不满,它们指责乌政权“搞专制”,“压制民主”,“违反人权”。但是乌兹别克斯坦当局顶住了压力。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亚太司司长阿洪扎诺夫对我们说,“在这个组织(索罗斯基金会)的行动中有威胁乌兹别克斯坦宪法制度的东西,他们直接干涉乌的内政。在发展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幌子下,培养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分子。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选举事件说明,他们的反对派得到索罗斯基金会的资助。这个基金会的行动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家利益相矛盾。”

据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民主党总部的成员说,索罗斯基金会每年把100万美元用于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非政府组织,违反了乌的法律。

第二,鉴于一些反对党的目的是要推翻现政权,乌兹别克斯坦司法部决定禁止“比尔利克”运动、自由“杰赫卡宁”党等三个政党参加议会竞选。卡里莫夫总统指出,“比尔利克”运动与阿富汗恐怖组织有密切来往,并参与制造了1999年塔什干恐怖袭击事件。自由“杰赫卡宁”党的成员不超过50人。他们根本不具备合法登记资格。他批评“西方组织和代表不应人为地编造一些在乌境内根本不存在的民主和人权问题”。

第三,精心组织议会选举。有5个政党和一些倡议小组的489名候选人竞选120个议席。虽然他们都支持现任总统卡里莫夫及其巩固国家主权和发展经济的大政方针,但是在许多具体的政策上各有侧重。就拿两个最大的政党来说,人民民主党自称左翼,在改革方面倾向保守一些。在年岁大的人中,支持这个党的人群比较多。而自由民主党是个年轻的党,有朝气和活力,支持它的有中小企业家、市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这些党都各有支持者,竞争也很激烈。在竞选期间,各级选举委员会组织各党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说明他们的竞选纲领,回答选民的问题,以便选民进行比较和选择。

第四,邀请更多的独联体和亚太国家的观察员监督乌的议会选举。在1995年和1999年的两次议会选举中,乌过多地看重欧美国家的反应,邀请大量欧美国家的观察员监督选举过程。西方国家的观察员总是用他们的标准对乌兹别克斯坦指手划脚。这一次乌方共邀请40个国家的227名观察员,特别有意多邀请了一些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观察员。这样,观察员的代表性就更广泛,看法也更全面一些。独联体和亚洲国家的观察员更了解乌,所以他们的意见更接近实际。尤其重视这次选举的是以俄罗斯为首的独联体国家,共派出78名观察员于11月30日就抵乌工作,参加了选举全过程的监督工作。选举结束后独联体执委会秘书鲁沙伊洛发表声明,称选举“是公正、自由、透明的”,给了乌有力的支持。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起初拒绝派观察员监督乌的这次选举,后来明白这无济于事,反而将被排除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民主进程之外,所以同意派20名观察员。

不能不顾本国具体条件而搞西方式的民主化

西方国家对此不以为然。欧安组织发表声明,在承认乌“在选举方面有进步”的同时,指责选举不公正,没有允许反对派参选。声明说,乌的选举“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欧安组织义务及民主选举的国际标准”。对于欧安组织的指责,乌没有妥协,而是给予有理有节的反驳。卡里莫夫总统指出:“我们可以听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意见,但是他们的意见没有支配的作用,我们举行选举不是为了讨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在南斯拉夫、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选举中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标准。我们不能不顾本国具体条件而搞西方式的民主化。”

一些乌兹别克斯坦选民也对我们说,民主不等于为所欲为,就是不能让那些在塔利班受过训练的、有犯罪前科的、危害社会的、毫无群众基础的人参选。人为地制造反对派也是不民主的表现。乌兹别克斯坦获得独立的时间还不长,经济尚不发达,65%是农民,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什么问题都解决。只有在政治和社会稳定的条件下才能逐步发展经济和社会民主。

乌兹别克斯坦的议会选举落下了帷幕,新的议会两院开始工作。而国内外的反对势力也没有销声匿迹,他们把颠覆政权的目标和时间指向了2007年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选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