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保持先进性

2005-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伟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

“立党为公”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本质特征,“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标志。是否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以“

为政之德”为基本内容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实践内涵。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深刻地揭示了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的几个重要方面,即牢记执政理念、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以人为本。深刻把握这几个方面的要求,对于目前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别是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牢记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牢记并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标志。

“立党为公”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本质特征。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八十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号召全党同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告诫全党同志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要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并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们党的党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的个人利益以外,不允许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党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的委托。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执政为民”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生活幸福。党的执政能力,说到底,就是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能力。我们党执政50多年的实践证明,坚持“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我们党执政以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党将长期面对并且必须始终解决好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是否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

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以“为政之德”为基本内容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常修为政之德”,是指共产党员按照“为政之德”的要求,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诸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功夫,以及在此基础上养成的执政品德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为政之德”是道德在公共行政关系、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体现;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国家机构以及共产党员、国家公务员在公共行政领域,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应然关系,以及调节这种应然关系的道德规范,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国家机构以及共产党员、国家公务员由于内化道德规范而形成的道德品格。“常修”是强调要经常坚持主观世界的改造,即修养。胡锦涛同志曾就“切实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做过深刻阐述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推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水平,加强道德修养,这是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长期坚持的好传统、好做法。”我们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坚定执政理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加强道德情操修养,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常思贪欲之害”,是党性修养和“常修为政之德”的重要方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从这些年揭露出来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已经到了利令智昏、利欲熏心、不顾一切的地步。从主观上说,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这些人腐败堕落的根本原因。从客观上讲,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方面制度不够完善,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以及社会上还存在着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则是这些人腐败堕落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艰苦工作,而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修养则是不可缺少的。“常思贪欲之害”,就是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经常用反面教员这面镜子照照自己,促使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应当强调,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固然重要,但生活作风也绝不是小事。生活情趣、生活格调和生活品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古语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要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帮助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应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保持先进性。

“常怀律己之心”,是指党性修养和常修为政之德所应达到的道德境界。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党员如果能长期坚持与实践相结合的党性修养,“他就可能有很好的共产主义道德”;“他也可能有最高尚的自尊心、自爱心”;“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靠启动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开关”,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并且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常怀律己之心,就能够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从而真正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坚持以人为本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就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实践内涵。

权为民所用,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集中表现为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权力观。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代表人民并领导人民去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以后则要代表并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国家的各项权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的。我们手中的权力说到底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富强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富裕服务,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的工具。同时,要始终自觉地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监督。

情为民所系,就是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时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使我们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情为民所系”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感情基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在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儿含糊。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安危掉以轻心,致使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工作长期不能取得成效。这种对群众不负责任的不良作风,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格格不入的,是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格格不入的,更是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格格不入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感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帮助解决,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利为民所谋,是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以人为本的最终体现。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一切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执政的全局,关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更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必须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综上所述,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勤政廉政,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