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红色旅游”

2005-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专栏记者:殷泓 本期策划:王保纯 韩秀琪 我有话说
特邀嘉宾:

赵子平(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忠武(江西省旅游局局长)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长)
张信(北京大潮旅行社董事长兼总经理)

缘起

“红色旅游”,是组织接待旅游者到革命纪念地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在刚刚结束的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国上百个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参观游客超过百万人次,成为春节黄金周一大亮点。从大年初一到初六,西柏坡纪念馆共接待游客3817人。春节期间,仅延安一地就接待游客11万人次。井冈山每天的接待量也多达4000多人,已接近饱和状态。今年,国家旅游总局将借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设想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个“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红色旅游究竟有什么魅力?它的前景如何?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几位嘉宾就此各抒己见。

红色旅游市场空前活跃

记者:红色旅游其实由来已久,但是“红色旅游”这个概念是近几年才提出并开始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目前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如何?

王忠武:红色旅游目前方兴未艾。江西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红色旅游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江西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中国“红色摇篮”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始发地、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诞生地等众多中国革命之最。近年来,江西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年增幅均为25%以上。2004年井冈山共接待游客162.97万人次,增长34.6%;瑞金市接待53.5万人次,增长31.4%;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60%以上。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达1350余万人次。预计今年红色旅游的接待人数将超过1500万人次,收入达9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的参观一直都很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积极创新思路,以丰富而具有实效的方式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截止到2004年,共接待中外参观者6889万人次。其中基地接待3514万人次,外地巡展、展演接待3375万人次。两馆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观众近200多万人次以上,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最著名的游览胜地。去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们推出“红岩文化全程游”活动,两馆人潮涌动,每天接待参观人次位居重庆市各旅游景点首位。一位大连学生观后留言道:“参观之前,我认为,时代已经变了,历史也已经翻开新的一页,过去的东西还有意义吗?但是进馆后,我立即被先烈的精神所震撼。我几乎是饱含热泪看完展览的。”从参观人数、收入数字、观众留言,可以看出红色资源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魅力。

张信:我们旅行社早在1994年就开辟了以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线路。长期以来,我们与北京不少中小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像101中学、人大附中等学校每年春游、秋游都会选择红色之旅线路。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概念的提出,除了学生团队的不断增加外,不少成年人也会利用假期参加我们旅行社推出的“红色之旅”。一到节假日,尤其是像“七一”、“八一”这样的红色日子,去红色景点参观、游玩的游客就更多了。去年“七一”那天,我们旅行社一个400多人的团,用了三辆大巴开往西柏坡。结果由于那天去西柏坡的游客实在太多,各旅行社的车子就堵了十几公里之远。

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三赢之举

记者:红色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不仅游客数量日益增多,而且各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红色旅游吸引众多游客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地方政府又为什么愿意花大力气来做红色旅游?

赵子平:发展红色旅游,在我看来,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之举。首先是政治效益。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对游客而言,不仅可以欣赏祖国的山川美景,更能让英烈们的动人事迹洗涤和净化心灵,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新阶段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和创新的时期。其次是经济和社会效益。红色之旅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老区发展的新引擎。

王忠武:红色旅游之所以既广受游客欢迎,同时又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我认为不仅在于其革命传统教育意义,还在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经济魅力。首先,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果,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大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一条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其次,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有声有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再次,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一项政治工程,也是一项经济工程、文化工程,是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红色旅游带动了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以服务业为主体的老区第三产业带来了商机,改善了老区的招商环境,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井冈山市去年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5815.34万元,同比增长了86.16%;旅游业综合收入达8.64亿元,增长30.9%。现在井冈山市财政收入的2/3来自于旅游业。

张信:每年我都会带不少学生去西柏坡、狼牙山等红色景区旅游。孩子的本性就是爱玩,一听说要去旅游,个个兴奋的不得了。学生愿意玩,在玩的过程中对革命先烈、革命历史作一个感性的认识,寓教于乐,其实就是红色旅游最大的魅力。与学生们打交道多了,不少学生都向我表示,这样亲身体验,到实地去看一看,对过去发生的事才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比老师、书本上讲大道理生动多了。我自己也是老师出身,其实每一次带团去,我也会有新收获。看看老前辈以前生活、战斗的场景,能学到不少东西,对我为人处世、管理企业都有不少启示。

期待红色旅游经久不衰

记者:红色旅游目前还处在发展、成熟阶段,要使这项裨益多方的特色“产品”经久不衰,长期“红火”下去,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赵子平:红色旅游应当成为一种经典。在发展红色旅游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要避免简单化、程式化。许多景点都是博物馆陈列,还缺乏对游客的强烈吸引力。二是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必然存在生命周期问题,应把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脉的人文精神中,融入到“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中,才能保证其旅游产品独特性和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三是要将保护与规划、开发相结合。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和责任感来对待红色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这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根本。四是准确把握红色与旅游的结合。“红色”是其内涵,“旅游”是其承载形式。既然是旅游活动,就不应仅局限于传统教育,而是要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包装,根据旅游者的兴趣进行精心设计,使红色旅游的发展顺应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

厉华:随着“红岩”品牌的日益响亮,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将这种热度和魅力保持下来的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碰到不少困难。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管理面积3500亩土地,参观景点二十余处,人员总共400多人,但是财政拨款每年只有450万左右,像红岩馆展厅冬天不敢开暖气,夏季不敢开空调。另外,目前红色旅游的主要市场还局限于国内,但其实其中有不少产品对海外和国外市场也有重要的吸引力。如何在充分考虑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差异的基础上,开发国际市场,为红色旅游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下一步应当注意的问题。

张信:长期与我合作的学校老师们经常跟我说,红色旅游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好路子。它在青少年中的市场潜力还很大。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原有的“红色之旅”线路基础上,开辟更多的红色线路,最终做成百条红色之旅线路。我们的目标是保证北京的中小学生能去全国所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景点。另外,红色旅游虽然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但它毕竟是在市场这个大环境下的产物,因此红色旅游要存活下去、要发展、要壮大就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对像我们这样做红色旅游的企业,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在政策上有所倾斜、扶持,这样我们也会有信心、有积极性去把这个“产品”做长做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