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春节刚过,哪儿最火爆?各地高校艺术类招生现场!您瞧,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共招生60人,而报考者上万;在首都师范大学,1.6万人争抢300个艺术类专业名额,校方不得不动用警力,警戒线拉得像蜘蛛网;为了能在2月21日报上名,万余名想
点评艺术类报考热是我国艺术教育普及、大众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结果。不可否认,报考者中确有不少人是为了圆自己的艺术梦,然而还有其他两种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一,被社会上各种明星、大腕的光芒所吸引,梦想自己也有星光耀眼的一天,成为星河中的一员。这种考生通常是同时报考两个以上相似级别的院校中的相同专业;其二,比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普通高考来,艺术类高考较低的文化课分数,实在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这种考生往往抱着“只要能进,管它是什么学校”的心态,不管什么级别类型,见艺术院校就报名,同时报考十几所高校的并非没有。所以,您要是听说有人打的、甚至打着“飞的”在城里、在全国如赶场走穴般“赶考”,可别大惊小怪。
艺术招生火爆,总体上说是艺术教育的幸事,但是其升温速度之剧烈,既不理性也不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这就不能不让人担忧了。仅以表演为例,每年毕业生几千人,能混个脸熟已属不易,能让观众记住名字的屈指可数,成名立腕者更是凤毛麟角。如果考生入校后,一心只想出人头地,难免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以这种浮躁的心态,怎么可能潜心于艺术的学习?再说那些因文化课分数低而青睐艺术类的考生,在日后的艺术深造中,就可能受限于文化基础薄弱,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艺术需要多方面文化的滋养,艺术造诣的高低往往与文化素养休戚相关。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而报考艺术类的学生,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即使被录取,也难有造诣,充其量成为没有创造力的“匠人”罢了,改行也就成了毕业后的必然选择。且不说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一个“匠人”实在浪费,就说学生自己花费4年宝贵的时间却未走上艺术人生,也确实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