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中华商标协会今天致信媒体,认为海信等七家中国企业商标被西门子抢注的事实背后,实际上是个别跨国公司采取反倾销、特保措施以及知识产权等手段,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以至削弱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表现。
同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商标海外维权研讨会”上,我国
“HiSense/海信”获得驰名商标荣誉称号仅6天之后,即1999年1月11日,博世―西门子公司即采用抄袭复制的方式在德国毫无差别地抢先注册了“HiSense”商标;2001年6月,西门子全资公司欧司朗公司在德国抢注厦门东林公司的“Firefly 萤火虫 ”商标;截至目前,广东佛山照明公司的“FSL”商标、上海德士公司“ECOLUX”商标、上海奥利玮公司“ORION”商标、中轻青岛分公司“RUBY”商标、广州穗之星公司“GERLITE”的商标已经分别遭到西门子欧司朗公司的抢注。这些中国企业商标被抢注的信息前不久被媒体披露以来,在我国引起了广泛反响,也引起了中国知识产权界的高度关注。
专家们普遍认为: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实施大规模反倾销以来,通过商标抢注制造知识产权纠纷,已开始成为某些跨国公司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设置贸易壁垒的一种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