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意义与不足

2005-03-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恩富教授等人在《经济学家》(2004,6)发表题为《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内核、意义与不足――评张其佐教授的“第六次产业革命观”》的文章,认为张文的分析方法是科学的,基本判断是正确的,“预见”的理论意义是丰富了分析经济周期的理论内容。引起经济周期变动的根本原

因在于技术创新等因素,这一点,张文是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张文的创见在于对技术革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丰富了技术革命的内容;提出了技术革命的二重性;论述了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的关系。

“预见”的方法论意义是:经济理论研究要敢于探索。文章认为,其启迪:一是对经济需重视前瞻性的研究;二是对经济需注重规律性的研究;三是对经济需进行创造性的研究。

“预见”的实践意义:(1)抓住现有机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张文指出 “我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顺应产业革命所具有扩散、辐射、示范和加速效应的规律,促进产业结构再次优化升级。”这是一个富有实践意义的命题。(2)立足跨越式发展,抢先占领科技制高点。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均表明 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核心技术兴起之时,也给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它使后进国家通过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而这正是张文的深意所在。

“预见”的不足,主要是经济长周期时间的划分过于机械。一是张文肯定50年一说,就有点偏颇了。二是对五次长周期时间的划分,张文仍肯定约为50年,这是有不足的。其不足在于没有考虑近代科技传播速度的加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